“休眠”十年重启
十多年前,《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绝对权力》《生死抉择》《黑洞》等反腐题材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引发舆论热议,出现收视高潮。但在2004年,反腐剧因一度数量泛滥和过度开发,被监管部门严令进行整顿,由此退出了荧屏黄金档。
随着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反腐题材的缺席已与时代需求严重不符。
转机出现在2015年。在“休眠”了十年之久后,反腐题材在中纪委和最高检的推动下重启。由于小品、相声反应迅速,首先在反腐题材上突围的就是两年前央视春晚,有3个涉及反腐题材的节目接连亮相,如苗阜、王声的《这不是我的》、周炜、武宾的《圈子》和开心麻花的《投其所好》,引发社会普遍关注。当年,最高检影视中心三次找周梅森,希望他能写一部反腐新剧。
当年,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透露:“我们领到的任务,每年电影最少一两部,电视剧最少两三部,而且必须是精品。”可见,当今反腐题材不能再一窝蜂扎堆了,出精品是对这类题材的高标准、严要求。
反腐题材归来
实际上,去年也有两部以正面表现人民检察官形象的反腐题材剧悄然亮相荧屏。与十多年前的反腐剧相比,这两部剧都没有醉心于大肆渲染社会的黑暗面,而是突出表现了当代检察官们践行法律责任和维护社会正义的职业精神。
如央视一套播出的《人民检察官》是以真实案例为基础,讲述了与杀人犯等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故事,如“冤案纠错”“海外追逃”,有人把它列入了涉案剧的范围;也有人把它列入了以“检察官”职业为特征的行业剧范围,它虽有“反腐倡廉”元素,但被大大忽略了。上海新闻综合频道播出的《守望正义》,题材涉及社会关切的环境污染、国有资产流失等诸多热点,再现了检察机关成功查办系列职务犯罪的故事。由于此剧没有上星播出,质量和影响也都不够。所以没有引起观众的注意。
期待新的突破
一批反腐剧正在创作和紧张拍摄之中。时隔多年,周梅森携《人民的名义》荧屏归来,著名导演郑晓龙正在筹拍《反贪风暴》。向十九大献礼的反腐剧《纪委书记》围绕反腐败斗争大潮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以线索调查与个人情感相互交织同步推进,全方位展现了纪检监察干部们在国家与小家、法纪与情感、灵魂与欲望面前经受的种种艰难抉择。《大路朝东》将情感戏与反腐剧相结合,它以家庭反腐堡垒为亮点,从市政府级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三重关系来展开剧情,讲述了一家三代对于贪腐和反腐不同的立场和态度,并用亲情召唤腐败外逃的亲人投案自首。
人们期待的是,经过多年沉寂,今日反腐剧强势归来会有什么新的突破?能否打造出一批精品力作,以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
本报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