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打捞局“钢梁托底”技术创奇迹 现正加速排水除油
~~~上海打捞局“钢梁托底”技术创奇迹 现正加速排水除油
     
2017年03月2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沉没近3年“世越号”出水重见天日
上海打捞局“钢梁托底”技术创奇迹 现正加速排水除油
单兴 杨文 杨玉红
■ “世越号”沉船被打捞出水,正在加速进行排水和除油作业 图 视觉中国
  经过连续590天奋战,3月25日,在位于韩国西南海面上,上海打捞局成功实施“钢梁托底”整体起浮技术,于44米深海下,让沉没近3年的“世越号”重见天日。为将“世越号”沉船运至木浦新港,打捞组正加速进行排水和除油工作。

  克服困难创造奇迹

  当地时间3月25日凌晨4时10分,“世越号”船体被成功运至半潜式平台船上并与半潜驳甲板固定完毕。随后,打捞船将和“世越号”船体逐渐分离,将“世越号”船体完全“转交”给半潜驳。“世越号”沉船整体起浮采用驳船抬浮方式完成。

  “世越号”打捞最大的难点就是为了尽可能保护好9具遇难者遗体,业主要求必须维持沉船左倾90度下沉的原始状态,且不破坏船体结构。为此,上海打捞局采用海底托底钢梁整体起浮技术。上海打捞职工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克服水流湍急、海底水深等恶劣环境,以及船底坚硬岩石的巨大困难,通过对设备的发明改进,对技术的不断创新,实现了“世越号”打捞的成功出水,在世界打捞史上创造了奇迹。

  碎石堆中“穿针引线”

  “世越号”沉船整体起浮采用驳船抬浮方式完成,包括抬浮提升出水、拖航移位、移放半潜驳和整体起浮出水4个作业环节。放置在“世越号”沉船底部的33根钢梁与两艘大型抬浮驳船上的提升钢绞线连接,再通过液压提升装置,把沉没在水下44米的“世越号”提升至出水13米设计高度后,由拖轮整体拖移至预沉放的半潜驳上,最后由半潜驳将沉船整体抬浮出水。

  33根钢梁托底的设计看似简单,操作却并不容易。“世越号”作业水域的外部环境因素可以归纳为“风多、流急、水深、底坚”。潜水员回忆道,水下基本都是碎石,小的都有巴掌大,这给钢缆穿引作业增加了很大难度,就像是在碎石堆中“穿针引线”一样。

  在整个抬浮作业期间,现场始终灯火通明、昼夜奋战。3月23日凌晨3时45分,伴随着突然飘洒的蒙蒙细雨,吸附着层层海蛎子的“世越号”右舷减摇鳍破水而出。24日8时30分,右舷提升出水13.5米,此时的最大提升吨位为11500吨;16时45分,经过一系列紧张的加固、调载工作,两艘抬浮驳船载着出水的“世越号”,在5艘拖轮的拖带守护下,缓缓向停泊于1.6海里外的半潜驳驶去;23时20分,通过绞缆移船的方式将“世越号”精准就位于半潜驳指定位置。25日0时,半潜驳开始排水抬浮;下午,“世越号”整体出水。整体起浮阶段的4个作业环节环环相扣,每一阶段的进度、精度和准度要求严格,这饱含着上海打捞局作业团队的责任意识、专业精神和对逝者的尊重及人性大爱。

  卡准时间窗口作业

  打捞行业有句老话:“打捞是项靠天吃饭的工作。”

  “世越号”沉船整体抬浮阶段的作业,累计需要3-4天的作业时间窗口,与之前的作业相比,对现场的气象和水文等外部环境的要求更高。作业方案要求只能在每月仅有的两个流速较慢的小汛作业时间窗口且风速小于6级的天气中进行。

  项目总工程师陈世海介绍:“本月合适的作业时间窗口为20日-25日,原定于3月19日开始实施起浮计划,但由于20日、21日连续两天遭遇最大风力7-8级、浪高3米以上的恶劣天气,使得作业计划不得不推迟至22日凌晨进行。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上海打捞职工精心组织设计,发扬敢拼敢当、共创共荣的精神,24小时不间断作业,终于抢在仅剩的3天作业窗口内完成整体起浮。”

  项目经理蒋岩表示:“由于原起浮方案是为夏季作业窗口设计,而船底的海底地质发现大片礁石区,与韩方提供的资料有重大差异,导致船尾10根钢梁的安装延长了4个月,直至2016年底才完成,受季节性作业窗口影响,因此起浮方案由原先的浮吊船起吊,变更为驳船抬浮方式。”

  沉船整体起浮的准备工作自2016年底就已启动,经历了项目设计、设备研发、制造试验和驳船改造等过程,直至3月5日才完成抬浮船舶与设备准备工作。同时,作业现场也先后完成吊索连接小钢梁沉放、抬浮驳布场、吊索与钢绞线连接等起浮前准备。

  尽快运往木浦新港

  目前,已在半潜驳上的“世越号”正通过自然排水的方式排除残留在船体内的海水,需3-5天。同时,海水部投入其他船只进行沉船除油工作,主要通过喷洒海水稀释从沉船中流出的油分后使其自然蒸发。“世越号”最快将于28日出发前往木浦新港。

  【相关链接】

  韩国“世越号”渡轮船长145米,宽22米,型深14米。空船重量6113吨,载重量3794吨,排水量9907吨。2014年4月,“世越号”在全罗南道珍岛郡附近水域沉没,共导致295人遇难,9人下落不明,世人为之悲哀。2015年7月,在全球19家实力最强的打捞公司共同参与的国际商业竞标中,上海打捞局以整体实力和“钢梁托底”的人性化打捞方案一举中标,与韩方签署打捞合同,并于同年8月12日赴韩实施“世越号”打捞任务。在590天作业中,上海打捞职工先后完成对沉船打捞首阶段的沉船预调查、防流失安全网安装、油舱抽油、船艏抬吊、托底钢梁穿引等作业内容。

  “世越号”打捞历时一年半,上海打捞局在工程中投入作业船舶3000余艘次,施工人员2170人次。其中,作业所占比重较大的潜水作业累计完成潜水作业逾6000人次,水下作业总时间近13000小时,工程时间之长、任务之艰巨,创世界之最。

  通讯员  单兴  杨文  本报记者  杨玉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2版:社会/新民环球
上海自贸区稳扎稳打再迎创新潮
沉没近3年“世越号”出水重见天日
新民晚报要闻A02沉没近3年“世越号”出水重见天日 2017-03-27 2 2017年03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