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思政课营造文化氛围~~~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思政课营造文化氛围~~~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思政课营造文化氛围~~~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思政课营造文化氛围~~~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思政课营造文化氛围~~~
     
2017年04月0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思政课营造文化氛围
清明节俗入课 传统文化入心
张炯强
  每年的清明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都会开设“清明课程”。《设计清明——会展系统系列课程》《清明习俗》《清明与服装传承》《清明与思政》等等,既有思政课,也有专业课,教师们结合清明节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旨在让大学生们树立民族自豪感。

  树立保护传统文化意识

  如何以清明节为契机,将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融入到专业课中,传统文化进课堂主讲人、会展设计节事研究人员、工程大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吴亚生教授进行了有益尝试。在专业课上,他引用了“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的诗句,形象说明了清明前后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景象;他引用了“思时之敬”表达对于先烈、祖先、父母给予生命的敬畏和感恩。吴教授还着重介绍了反映北宋期间繁荣场景的“清明上河图”,还有清明祭祀、清明扫墓、清明踏青等清明节重要节事活动,以及“南团北饼”等清明应景食品。吴亚生说:“要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树立起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礼仪形象是航空运输学院空乘班学生的必修课,近期礼仪课上,航空学院卢意老师用双语为大家上了一堂清明习俗课,“空乘班的学生以后难免会碰到节日返程回乡过节的旅客,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知识,礼数不周到就得不偿失了。”在她的课上,介绍了扫墓、挂纸、拔河、吟诗、踏青、植树、荡秋千、蹴鞠、放风筝等传统清明习俗活动。卢意说,清明习俗课就是为了让空乘班的学生能了解中国文化,在服务中传承中国文化。

  提议清明节国际化

  配合大学生德育教育,工程大学者提议清明节国际化。吴亚生教授表示,在全世界501个较高参与度的节日中,中国的只占17个,国人应该倍加珍惜和保护自己的节事资源。在吴亚生看来,清明节与经济、政治、科技等各领域都有关系,需要设计、规划和发展。一方面,在全世界数百个节日中,几乎没有一个民族在这样一个季节缅怀历史、感恩先祖,只有中华民族才有,这比端午等节日更有独特性,尤其值得中国人骄傲。因此,在大学生德育培养体系中,必须引入清明传统节日教育;另一方面,应该运用国际化传播手段,把我们这种追根溯源、问祖寻宗的形式和精神传扬至世界。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阅读/连载
   第A19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0版:新民健康
   第A2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汽车周刊
   第A2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中职风采/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4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习近平抵赫尔辛基进行国事访问
集思广益起草修改好党代会《报告》
“上海公交”APP年底全覆盖
360度车载视频 自动抓拍交通违法
清明节俗入课 传统文化入心
新民晚报要闻A02清明节俗入课 传统文化入心 2017-04-05 2 2017年04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