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中国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5月3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石头上飞舞的人
  石头,对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人们而言,再熟悉不过了。由于地处黔滇桂石漠化连片贫困区腹地,这里的山是石头山、路是石头路、甚至有些村民的房子都是用大小不一的石头垒起来的……

  石头淹没了这里的一切。

  眼前的景象让记者震惊:漫山遍野都是白花花的石头,哪里有路可言?分明就是“地上长出了石头刺”,而要去茶马镇茶际村一组,必须踩着这样的“石头刺”走过。

  茶际村一组是一个“困”在石头中的苗族寨子,已经纳入当地整体搬迁计划。

  “等明年他们搬了,这条路我也不用再走了。”晴隆县茶马镇党委书记袁力说。

  就这样踩着“石头刺”走了1个多小时,终于听到了鸡鸣犬吠,住着46户苗族贫困群众的茶际村一组逐渐映入眼帘:牛粪遍地的小山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一些茅草房歪歪扭扭地“挺”着……

  “像这样的村子,如果我们不来,谁还会来?”袁力一边和村民们热情地打着招呼,一边和记者说:“为了让大家安心搬出大山,基层干部得面对面、一遍遍和村民们算搬迁账、未来发展账,不然大家凭什么相信你?”

  袁力说,老百姓的信任,是靠在石头山上一步一步踩出来的。

  干部们在石头上飞奔,村民们也跟着在石头上使劲儿,石头上架起了脱贫致富“连心桥”。

  5月,地处清水江河谷的贞丰县鲁容乡纳翁村上傍组已是潮湿闷热,别说是干活,走一会儿山路汗水就浸透了衣背。

  严重石漠化加上地处河谷地带,全村几乎没有可耕种的土地,不少村民不得不在坡度极大的“悬崖峭壁”上耕种谋生。抬头环视四周,记者发现陡峭的山体上竟被当地村民种上了一片又一片整齐的玉米。

  看着眼前在乱石山上嬉戏打闹的骆洪飞和骆金林兄弟俩,记者感到又好笑又心酸——好笑的是,在这荒山上,几个成年人显得笨手笨脚,还不如5年级的孩子;心酸的是,两个孩子不知道在这条路上跑了多少遍,如今才能如履平地。

  两兄弟住在兴义市泥凼镇老寨村,他们就读的梨树小学远在8公里以外,全校170多个学生中,他俩家离学校最远。

  8公里,对于平原地区或许不算远,但在这里却意味着要翻过两座“无路可走”的乱石山。

  “我们从7岁就开始走这条路了,现在闭着眼都能走。”骆金林说,他们平时住校,周五下午回家,周一天不亮就要起床往学校赶。

  令人欣慰的是,从2015年开始,孩子们的回家路上多了一个伴儿——小花老师。

  “小花老师”名叫罗忠花,今年26岁,在浙江读完大学后回到家乡,成为兴义市泥凼镇梨树小学的一名乡村教师,孩子们都亲切地喊她“小花老师”。

  记者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湿又滑的乱石山上,小花老师穿着5厘米厚的松糕鞋如同跳舞一般轻盈而过。“这种山路你不能使劲儿踩着,越使劲儿越容易滑倒,要轻轻地点着走。”

  一起走在山路上,小花老师和记者开玩笑:“每次看朋友圈,同学们在大城市越来越时髦,我在大山里却越来越壮实,但教育可能是阻断代际贫困的唯一途径,只有把孩子们教好、陪好,他们才有能力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陪着孩子们在山路上每走一步,离我的愿望可能就更近一点。”小花老师说,她希望这是最后一代在石头路上求学的孩子。

  据新华社贵阳5月30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教育
   第A26版:奉贤教育/新民教育
   第A27版:新民教育/奉贤教育
   第A28版:科艺T台/新民教育
我国平均每度电价降低1分1
在石头上飞舞的人
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结束进驻
抢鸭子 过端午
端午小长假道路交通总体平稳
中国福利彩票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A12在石头上飞舞的人 2017-05-31 2 2017年05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