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新民健康/互动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5月3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惕!哪些疾病上了房颤的黑名单?
王新华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作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房颤的交流圈子自然也是一窝黑。细数之下,每一位都是江湖上声名狼藉的“黑道巨擘”。接下来,让我们简单盘点那些所谓“江湖黑榜”上的“恶棍”们。

  ■高血压:在一列“黑榜”清单上,高血压稳稳当当地坐上第一把交椅是毋庸置疑的。首先,高血压的普遍性不必多言,更重要的是,它也是房颤最重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而合并高血压的房颤患者,疾病的危害性将大大提升,其脑卒中的发生率也会提高2倍以上。

  ■糖尿病:如果一位糖尿病患者出现心悸的症状,那么医生就应该想到房颤的可能性。与“好兄弟”高血压一样,一旦糖尿病与房颤对上,燃起来的大火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灭得了的。糖尿病会升高房颤患者左心房形成血栓的风险,提升脑卒中发生率,引发房颤的持续;而房颤也可以增大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两两促进之下,病死率会大大增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名字说得这么专业大家可能听不明白了,不过往简单点说,这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打呼噜”,只不过是严重到一定程度的打呼噜,伴呼吸暂停。大量研究表明,OSA与多种心血管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有关,并且确定与房颤有因果关系。不仅如此,对伴OSA的房颤患者来说,治疗效果将显著降低,也就是说其药物治疗效果更差,手术治疗成功率更低。

  ■肥胖:除了上述几项疾病之外,一些生活习惯的错误打开方式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例如,这里要提到的肥胖。房颤患者中体型肥胖的想必甚是常见,有研究显示,合并肥胖的房颤患者经过减肥可以明显改善症状、优化心脏结构,甚至逆转疾病的进展。

  ■吸烟:在这张“黑榜”里,烟这一大名鼎鼎的“杀手”,完全可以送其外号“鬼见愁”,处处都有它。吸烟的危害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针对房颤来说,吸烟可以使房颤发生率增加2倍以上。烟草中的有毒物质可刺激心脏植物神经,导致其功能紊乱,易于房颤的发生。此外,吸烟也可通过引发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从而增加房颤的发生率。

  ■饮酒:提到烟,自然少不了酒。常常有人说,“适度饮酒有助于预防缓解心血管疾病。”且不说这句话可靠与否,但过度饮酒对房颤的发生确有着推动作用,即喝酒越多,房颤越容易发生。过多饮酒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同时可刺激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增加心脏负担。与此同时,酒精会增加射频消融术后的房颤复发率。

  ■血脂异常:血脂水平与房颤之间的关系在学术圈可以说莫衷一是。有研究报道,总胆固醇及LDL-C与房颤的风险有关,而不是甘油三酯和HDL-C。虽说没有明确证据,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建议大家保持警惕,不要给“宵小”可乘之机。

  房颤的圈子里自然不仅只有上述几位,还有更多的危险潜伏在一边。出现这些情况的患者需要尤为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事实上,通过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健康管理,规避上述这些高危因素,可以大大降低房颤的发病几率。严格规范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证睡眠充足,适度运动减肥,保持情绪稳定,这些都是江湖上与“恶霸”争斗,并保护自己的制胜法宝。

  便民信息

  6月4日上午8:30,由上海市仁济医院东院心内科王新华教授和心内科专家团举办的房颤疾病科普咨询活动将在仁济东院(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建路160号)6号楼6楼演讲厅举行,将为市民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希望参加的市民可以携带相关病例前往。

  本版块活动为公益活动,不向参加者推荐医疗服务或者其他商品,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教育
   第A26版:奉贤教育/新民教育
   第A27版:新民教育/奉贤教育
   第A28版:科艺T台/新民教育
警惕!哪些疾病上了房颤的黑名单?
原九院种植牙专家王申指点迷津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健康/互动A23警惕!哪些疾病上了房颤的黑名单? 2017-05-31 2 2017年05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