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议会选举第一轮投票结束后的民调显示,现任总统马克龙率领的共和国前进党以32.2%的得票率遥遥领先,预计获得390到430个席位,共和党将成为第一大反对党,获得21.5%的选票,将有85到125个席位。而传统左派社会党惨败,只获得了10.2%的选票,将获得20到35个席位。梅郎雄率领的“不屈法国”和勒庞率领的“国民阵线”都有进步,分别获得了11%和14%的选票。
马克龙能够取得如此佳绩,主要得益于手中的三张牌。第一,组阁牌。新一届政府由23名部长和国务秘书组成,在政治“光谱”上实现左中右平衡,在性别比例上实现男女平等,22名内阁成员中有11位女性。人员设置上实现精简治理(前任社会党政府历次组阁都在30人以上)。成员包括著名的环保人士、电视节目主持人等。总体而言,马克龙基本兑现选举时的承诺。
第二,外交牌。马克龙在外交领域学习速度很快,上任后第二天即赴德国向默克尔“虚心请教”,释放出加强法德合作的积极信号;北约峰会上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握力比拼”为其形象加分不少;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访法,坦诚相见共话分歧。
第三,公关牌。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后,马克龙立即发表演说,表明法国欢迎美国科学家和其他支持气候协定的各行业人士。一周后,爱丽舍宫便建立专门网站方便美国人注册申请。此举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公关行为,加强了法国在全球治理事务中的存在感。
此外,法国其他政党尚未恢复元气,共和党因总统候选人菲永的“空饷门”事件形象严重受损,且该党的经济政策和马克龙阵营差异不大,缺乏特色;社会党由于法国前总统奥朗德政绩糟糕,支持者不断减少,目前党内各派人士又各自为战,陷入分裂状态;“国民阵线”在总统选举的失利后暂时失去活力,党内出现众多非议。
同时,欧盟内部的空前团结为马克龙的“势如破竹”提供了可能。其中有两大因素不容忽视。第一,特朗普因素。特朗普在情报问题、北约问题、气候问题上分别“得罪”了英国、欧盟和全世界,跨大西洋关系短期内无修复可能。第二,极右翼政党因素。继奥地利和荷兰之后,法国成为第三个阻遏极右翼势力上台的欧洲国家,整个欧洲和世界也朝着一个更可预期的目标发展,无疑给欧洲各国打了一针强心剂。
综上所述,对于马克龙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议会第二轮选举将不会有变数,共和国前进党成为议会多数党几成定局。法国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最具权力的总统马上到来,让我们拭目以待。(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法国问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