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慢行生力军
认同共享电单车将成为趋势引领的,还有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上海市城市规划咨询专家潘海啸。他介绍,在欧洲、北美、日本等地,电单车非常流行,正被热捧。它受欢迎的原因是降低了单车的使用门槛,让那些体力不佳的人群、辛苦了一天的上班族,都无需再担心骑单车带来的劳累问题。另外,电单车大幅扩展了单车的使用范围,让人们可以在更长的距离上使用,以前不骑车的人也开始使用电单车出行。
潘海啸说,共享电单车有了电源,这让它与普通的共享单车相比,有了各种功能拓展的可能。例如,电力可以支持车身的定位设备更频繁地与卫星通信,App上以及电子围栏的GPS定位可以更准确;电力可以让电单车实现更多的智能化,例如,可以有显示屏,可以有语音提示,可以在电单车前后装上探头以改善安全和记录事故。
如今,经过多年发展,电单车在欧洲各国的销售量仍然以每年10%-30%的速度增长,并已经从出行领域延伸到运动领域。而在中国,据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建荣提供的数据,2016年全国销售的单车为2000万辆,而电单车为3500万辆,明显高于前者。
中国的某些区域,正是共享电单车最好的舞台。重庆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付彦告诉记者,在山城重庆,太多的坡道对单车本来是没有使用需求的;但共享电单车的出现,让这种需求从无到有。“重庆是非常适合发展共享电单车的,但目前的问题是有需求,无路权。”她说,由于之前在城区的山地区域并未规划过自行车道,现在共享电单车要进入,就面临无路可走无处可停的难题。因此,她建议共享电单车企业要和区域政府交流合作,先从交通规划上解决上述问题,然后再进行投放运营。
潘海啸认为,在上海这样的平原地区,即使在中心城区,共享电单车也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并不认为共享电单车只适合用于上海的郊区,或者3公里、5公里以上的出行场景。“电单车在提升骑行体验上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对出行方式的自主选择权应该交给用户,而不应该由某个部门或组织来框定。”
在他看来,共享电单车本应该成为共享单车行业的榜样,现在发展却受到了限制,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他说,事实证明,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制造出质量领先世界的电单车;而他也相信国人的智慧能管理好和用好共享电单车。
“上海这样的巨型城市有着巨大的人员流动性,也就需要对出行进行非常精细化的管理,为绿色慢行提供而更多的可能性,这也才符合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发展要求。”潘海啸说。
链接:共享单车,被念了政策紧箍咒
近年来,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俗称“共享单车”)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30多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000万辆,注册用户超1亿人次,累计服务超过10亿人次。但同时也存在车辆乱停乱放、车辆运营维护不到位、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用户资金和信息安全风险、部分区域过剩等问题。
这是5月23日交通部2017年第五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对于上述一系列问题,交通部5月22日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做了相关规定,明确要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使用者应实名制注册、使用,运营企业为用户购买保险,鼓励运营企业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赁服务。据悉,下一步还将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共同商议、联合研究制定失信惩戒备忘录,共同组织实施,同时适时制定基础通用类国家标准。
在交通部发布共享单车征求意见稿之前,全国共有七个城市也陆续出台了监管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将城市共享单车纳入规范化管理。
北京 设定投放数量上线
北京市的共享单车《意见》明确了共享单车不能无序发展,区级政府应设定辖区最大投放数量,对共享单车总量进行控制。企业投放车辆要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必须在本市开立企业资金专用账户等。
上海 单车使用年限为3年 12岁以下禁用
上海对共享单车的使用年限、服务运营、使用者身高和年龄等做出了规定,具体包括,须加装车载卫星定位装置,强制三年报废,年龄满12岁、身高在1.45-1.95米之间才可以使用,投入车辆总数以不低于5‰的比例配备车辆维护人员。
深圳 将设立单车准入门槛和退出机制
深圳明确提出车辆投放规模与全市或者区域设施承载能力、市民出行需求及企业线上、线下管理水平等相适应。目前,深圳还在研究制定共享单车运营服务标准,其中包括市场准入标准以及退出机制,同时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管理服务能力跟不上的企业或将被清除市场。
天津 每万辆共享单车需配备不低于50名服务人员
天津市的暂行办法中规定,在天津市提供互联网自行车租赁服务的企业,应在天津市设立服务机构,应当具备与其管理需要相适应的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固定办公场所、运维技术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每1万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配备不低于50名服务人员。
海口 损坏共享单车将纳入个人信用记录
海口市明确表示,使用者故意损坏、篡改二维码,盗窃共享单车或者违反道路交通通行有关规定违规停放自行车的,由公安机关、城市管理等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依法处理,并将其违法违规信息纳入个人信用记录;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郑州 推出第三方管理平台管理乱停乱放问题
郑州公交部门与相关科技公司联合研发,推出名为“单车之家”的共享单车管理平台。“单车之家”支持手机扫码和公交IC卡存取车双模式,使用一张IC卡即可完成单车和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的联乘,将极大方便市民出行。同时,“单车之家”也是一个共享平台,支持各品牌共享单车兼容共存,平台不仅可以对接入系统的单车进行集中管理,还可以根据公交客流数据统一调配单车投放,提高单车利用率。
厦门 拟设置共享单车禁停路段
据厦门市政工程管理处透露,目前岛内已经新增101个单车停放区,志愿者会引导市民将共享单车、自行车放在指定区域。同时,志愿者将实地调查,针对停放习惯、停放高峰等进行摸底。下一步,有关部门将根据调查数据,合理设置停放区。城管部门将考虑在一些特定道路、区域设置禁停区。还有一种方式是设置禁停时间,比如一些道路在交通高峰时段不得停放共享单车。
摘自《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