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雷朋眼镜的企业始创于19世纪30年代,当时德裔美国商人博施在纽约创办一家进口欧洲光学用品的公司,但不久公司就濒临倒闭。博施的好友亨利-伦倾囊相助,把仅有的60美元拿给他,公司这才得以生存下来。
这家公司的转机出现在1929年,当时美国陆军航空队上校麦克雷迪找上门来,要求为飞行员特制一款飞行遮光镜。麦克雷迪飞行经验丰富,曾驾驶小型飞机横越大西洋,因而对飞行员在高空的苦恼深有体会:强烈的阳光和天空的蓝白两色会让他们在返回基地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摆脱恶心、呕吐、头痛目眩等不良反应。普通的太阳镜虽能遮光,但高空的低温又让镜片容易起雾,严重影响飞行员的视线。
麦克雷迪上校给新型飞行遮光镜提出的要求是,一要能吸收空中炫目的光线,二要能防止镜片上出现雾气。这两个要求看似简单,但真正实现起来还是很困难的。研制工作持续整整6年多的时间,1936年,这家公司终于向航空队提交了被称为“防眩光镜”的样品,立刻引起了航空队的兴趣。这款样品采用塑料框架和绿色镜片,能阻挡蓝色光(天空的颜色)并吸引85%的可见光,可以有效地防止飞行员因为眩光产生的不适,同时又不会对视线造成影响。随后,镜片升级为防摔型,塑料框架也升级为金属框架,开发商于1939年为这款飞行太阳镜申请了专利,正式命名为“雷朋领航者”。
“雷朋领航者”一经推出,立刻受到市场追捧,当时的美国男人们都以拥有一副雷朋眼镜为荣。二战期间,“雷朋领航者”得到进一步改良,“渐变镜面镜片”(即镜片上半部为墨色,下半部颜色逐渐变浅)替代了普通镜片,使得飞行员能够更清晰地查看飞行仪表。于是,几乎所有美军飞行员都喜欢上了这款眼镜,穿皮夹克的他们戴着新颖别致的雷朋眼镜出现在世界各地,潇洒英武的形象极大提升了雷朋眼镜在全世界的知名度。美军名将麦克阿瑟也在推动雷朋眼镜流行的过程中功不可没,BBC更是把他称为“促进雷朋流行的第一人”,1944年,他叨着烟斗、戴着雷朋重返菲律宾的形象深入人心。于是,经历过二战的雷朋眼镜,成为了美军的标志之一,并在战争结束后作为时尚产品迅速风靡全球。 赵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