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插图 邹勤
1 寻找新“搭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的一个追求。退休后有了大量闲暇时间,走出高楼林立的都市,亲近大自然与山水相伴,自助游成了我喜爱的形式。单枪匹马地先后去过云南、贵州等地,虽然自由自在,可旅途的孤独、寻找价格合适宾馆的疲乏、一人支付双人房费的浪费,使我萌生结伴出游的愿望。我曾在“百姓网”发起四姑娘山、贡嘎山、海螺沟、稻城亚丁的川西结伴自助游,应者寥寥。
2009年3月,我看到晚报“夜光杯”副刊刊登的王宗元的一篇短文,介绍老年旅游俱乐部的活动。通过报社,我与王先生取得联系,他告诉我每周日下午,旅友们在马当路一家茶室聚会。
那天,我兴致勃勃地赶到了茶室。只见来自四面八方的旅友坐满了几张桌子,年龄大多在六十岁上下。2元茶水费,聊聊各自旅途中的奇闻趣事,介绍行程的经验教训,确定新的自助游路线后,寻找“搭子”,真是个好地方!就这样,我结识了多位旅友,与他们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保持联系。这几位旅友先后参加福建、山西的30多人组团自助游,时间都在20天以上。回来后,他们感慨多多:“费用不多,玩得很爽,非常尽兴”,“性价比远超旅行社”……说得我羡慕不已,心里打定主意:房屋装修、儿子成婚,这两件事已大功告成,下回再组团出游,我可不能再落下了!
2011年9月,沈汉清、金淑茂、韩国均、贺志良这四位领队,开始策划广西游。我问妻子有否兴趣,妻子退休后还在一家私企工作,回答说“五六天没问题,时间一长会影响工作”。好吧,我就独自报名参加自助游。
20位女士、14位男士分成四个小组,开了两次会,每人预交2200元,收齐有家属签字的责任承诺书,集体办理了旅游保险。这个自助游集体,纪律严明,工作周到有序。行前把“自助游十条须知”和每天的景点、住宿宾馆安排,发到每个人手中。除门票、餐饮自理外,其他如包车费、加油费、高速公路收费、住宿费等全部实行AA制。“须知”上特别写明:组织者也是志愿者,无偿为团队服务,无人从中谋利。这使我颇为感动:一则社会上有些自助游领队的费用,全部分摊到其他旅游者头上;二则领队事先要做大量功课,尤其是提前预订酒店,长途通话费都得自掏腰包。
怀着兴奋,我去文庙图书批发市场买了新版的大张广西地图,用荧光笔连接全程景点行程。哇,一个大大的α图形路线几乎涵盖了全广西大大小小的自然、人文景观六十多处,该游览的地方基本上都到了。
2 行止俱随兴
11月的一个清晨,带上行囊,我从四平路家中坐123路公交,提前赶到上海大剧院门口集中。坐上金龙大巴,我们这个34人的自助团,从人民广场出发,开始了奇山秀水广西游。
一旦融入这支团队,频频亮点让我感到新奇:每天上午7点半开车后,值班组长手拿话筒,通报前一天的住宿费支出和结余,有驾驶证的一位旅友通报前一天的加油费、高速公路费等,账目公开透明,接着领队介绍当天的景点安排。最后,随着节拍,年逾六旬的曹阿姨带领大家搓搓手,擦擦脸,拉拉手指敲敲头,一套关节操完毕,神清气爽地踏上新的旅程。
桂柳大地,景观点多面广,旅行社把它分成几条线路,一般分为桂林、阳朔一条线,巴马、通灵大峡谷、德天瀑布一条线,南宁、北海一条线等,一下子游完广西全境目前还未推出,更没人踩点过,我们这可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啦。
我们包租的旅游大巴,随兴而定,开到哪,玩到哪,事先设计的旅游路线存在着不确定因素。一天,游完三江程阳风雨桥,突然起念,去参观马胖鼓楼。驶离县城20多公里,过了偏僻狭窄的侗族村镇,一时没了方向,当地老乡似乎听不懂普通话。为难之际,一位骑摩托车路过的侗族青年告知已过了景点,他自告奋勇地带领大家下车徒步折返,过桥,上坡,进入侗族村寨,果然看见高约20米、共九层的马胖鼓楼。回程时小镇堵车,侗族青年又主动为大巴引路,全车人为少数民族兄弟的热心帮助感动,与他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还有一次,我们绕行远道去苍梧县探访著名的民主爱国人士李济深故居,可惜事先没有摸清情况,车达目的地,故居却在闭馆维修,留下了小小遗憾。
广西与越南边境线上的景点“平岗岭地下长城”,旅游书上有介绍,路边也有咖啡底白字的景点指示牌,可当我们的大巴沿着松林苍翠的山区公路转入一条小路时,竟遇见荷枪实弹的士兵站岗。一打听,原来景点在部队营区内。通过站岗士兵协助,领队同首长接通电话,首长破例同意参观。我们欣喜地整整齐齐排好队入内,听连队谢指导员讲解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的长城般的地下坑道的由来和作用,参观清朝末年遗留的德国克虏伯大炮、小炮。参观结束,我请指导员留下电子邮箱,想把大家和他的合影照片发给他,谢指导笑着说:“我们的邮箱可不能公开啊。”
3 也有意外事
和一帮旅友同行,让我看到了花甲老人多姿多彩的一面。奋力爬上八百多米的主峰,登顶国家级森林公园莨山,老人们为险峰的美景引吭长啸;游览神奇的六甲镇小三峡,船在画中行,人在画中游,男男女女兴奋地在甲板上撒欢跳跃。单反相机齐上阵,“咔嚓咔嚓”拍个不停,一张张老小孩的可爱定格在画面上。
老人们体力不一,走路有快有慢,尤其是登山,队伍拉得很长,于是探路和垫后的两位领队,手拿对讲机前呼后应,不使一人走失。快乐大巴一路前行,充满了欢乐和笑声。每隔两天,顺时针调换大巴座位,人人待遇相同。一天,车厢摆起了擂台,每个人都可上去表演,领队韩国均的评弹“我失骄杨君失柳”,如泣如诉;蒋文广年过七旬,唱红歌十分投入,青筋暴突,模样逗人,令人捧腹;蒋建芳的女高音“青藏高原”,一曲终罢,响起“再来一首,再来一首”。我也禁不住跃跃欲试,上去献丑,没想到“说句心里话”唱了第一段,接下去忘啦。前座旅友递上歌本说“里面有”,原来是有备而来。每天傍晚车抵住宿地,全队30多只拉杆箱都由司机和男旅友默默搬下,拿到酒店大堂。领队金淑茂动情地说:“我们是欢乐的团队,也是友爱的集体!”
当然,也有意外事情发生。
我们这车人七十岁以上有四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失眠症的不在少数。出发前,领队再三关照大家带足药品,牢记安全第一,长途奔波感到力不从心的,不要勉强。出发第二天,途中在高速公路湖南邵阳段服务区休息时,我上卫生间小便,刚解开裤带,忽听里间“啪”的一声,有人重重地摔在地上。我来不及解手,入内看到认识多年的旅友老陆脸朝下,手脚趴开躺在湿漉漉的地上,一动不动。我心中一寒,赶紧与老陈一起把胖胖的老陆扶起,让他靠在老陈的双腿。片刻后,老陆才缓过神,站起来走了几步。
大巴又上路了,我走到前面拿起话筒,提醒大家时刻不忘安全,做到高高兴兴出来,平平安安回去,又赞扬了老陈乐于助人、及时伸出援手的行为。在以后的两天里,老陆右手背红肿,无法用力,同睡一室的老贺为他拧毛巾、系裤带,抵达桂林后,又陪他去医院就诊,结果是右手背一根细骨骨折,上夹板、绑石膏。当天,我们替老陆买好回沪火车票,他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大家。
和我同睡一房的领队沈汉清,可能过度疲劳,行程过半,滴水难进,一个晚上三次腹泻,给他吃黄连素药片也不管用。到了广西宁明县,找到县人民医院,一查,患了急性肠梗阻,打点滴,吊葡萄糖液,人十分虚弱。不得已,老沈决定提前回上海看病。我打开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在网上订了机票,领队金女士报上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密码,可不知何故,票款老划不进去。杨大姐及时拨通手机,委托上海搞票务的朋友订了张当晚从南宁飞上海的机票,才算为老沈解了急。
4 穷玩也开心
二十二天时间,资源县梅溪乡进,贺州市桂岭镇出,行驶七千二百七十公里,圆满完成了广西全境游、深度游。我们这些以工薪族退休为主的旅游发烧友,养老金并不高,自嘲是“穷白相”、“穷开心”,在景点门票、宾馆住宿上,由领队对外统一谈判,不放弃任何一次讨价还价的机会。尤其是住宿,计划每人每天50元左右,团队预订17个标间,大都能下浮,从100元标房降到90元、80元,广西阳朔一私人酒店甚至谈到60元一间。有位驴友告诉我:去年上半年去福建,福州一家四星级宾馆事先谈好100元一晚,可车到达后,宾馆提高到150元,领队和宾馆领导磨了一个多小时,才得以仍按100元标准。该出手时就出手嘛!
回到上海近一个月后,全体旅友再次聚集,提前回沪的老陆和老沈也来了,那高兴劲儿甭提了,问候的、赠照片的、回忆旅途趣闻的,屋内的热浪驱散了窗外的寒流。我把几位旅友和巴马百岁老人的合影一一发给他们,自己也收到了多张集体照。我和十二位旅友写的从几百字到数千字不等的一篇篇游记,由领队金淑茂修改后,请人打字复印,装订成册,人手一本。连没去广西的旅友老卢也远道而来,索要游记。
时光如水,行者无疆。在家里休整一段时间,“身未动,心已远”,几位领队凑在一起,又开始策划贵州自助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