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亭联
胡中柱
  胡中柱

  亭者,停也。风景名胜或是园林之内,常建有一种称为亭子的小型开放式的建筑,供游客休憩、观赏和眺望。绍兴越望亭联语云,“若耶溪上,泛者去而未休,何如游此地乎,静听争流万壑;山阴道中,苦于应接不暇,是以建斯亭也,坐观竞秀千岩。”便是此意。建材多样,形状各异。路边的一般称长亭、凉亭,河旁的叫水榭。另有碑亭、井亭等种类。虽说亭子只是建筑中的小道,然前有刘禹锡对“西蜀子云亭”的赞美,后有欧阳修“翼然”的描写,故而文人学士对之亦不轻视,留下了不少对联名品。

  首先是那些为国家为民族捐躯的英烈而建造的亭子。如广东海丰城外的五岭坡,文天祥转战至此,军队正埋锅造饭,元军忽袭,不幸被俘。后人在此造访饭亭,题联“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何人”。鉴湖女侠秋瑾就义之前留下了“秋风秋雨愁死人”之句,后江浙一带多筑风雨亭以作纪念。影响最大的一是杭州风雨亭的联语,“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另一是孙中山亲撰的绍兴风雨亭,“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与名人有关的,当然传播也广,广东新会和广西藤县各有一个苏东坡贬谪途中泊舟之处,后人都建亭纪念,前者有“响彻铜琶,千古大江东去;吹残铁笛,一声孤鸥南飞”。后者是“万里赴琼儋,夜起江心弄明月;一亭抚笠屐,我从画里拜先生。”对仗工稳,情真意切。北京陶然亭有联数十,惟林则徐的“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知者最多。杭州灵隐寺前有飞来峰、冷泉诸名胜。冷泉亭内最早是董其昌发问,“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后俞樾作答“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左宗棠又答,“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入世即浊,峰从天外飞来。”三联俱为山水生色。

  祖国广袤的山河,安置了太多的好山好水,各式亭子亭联,浩若烟海。选些与儒释道有关的作品味。如青城山门亭有郑板桥所撰的“心清水浊,山矮人高”。山上的观日亭则有“试从平旦时观我,只到最高处抬头”,颇耐咀嚼。台湾桃园有个敬字亭,从敬惜字纸这个角度来宣扬礼学,表示对读书人的敬重,倒是别开生面:“文章炳于霄汉,笔墨化为云烟”。“自古能知化丙者,于今便是识丁人”。最有意味的,是乐山大佛同山的乌尤寺内止息亭的对联,“事到无心皆可乐,人非有品不能闲”。上联简直就是雕塑家罗丹的名言的注释,只要无有功利之心,万事万物都是美好的。下联则是告诫一天到晚将“忙”字挂在口中的人,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达到了幽雅悠然,自然无求,不浮不躁,不贪不嗔,从容不迫,恬淡安适的境界,便是禅定,便是佛境。

  敝校校址在浦东曹路镇,当地的中群南群两河穿校而过,其交汇之处,常有鹭鸟飞来,可称之为校园一景。在此建有凉亭。学校建校60周年纪念日时,校方为此亭征联,笔者写了三副,“千灯映处,桃李成荫;双水交汇,鹭鸟飞来”,“两头通路,入内小坐,盈耳书声琅琅;三面临河,凭栏远眺,极目水色漾漾”,“过桥即杏坛,但闻弦歌一片;隔岸望兰亭,只见春色无边”。最后一联,已由校方请书家挥毫后镌于铜牌悬于亭外楹柱之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100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2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家装专版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8版:广告/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好吃周刊
   第A3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A32版:广告
拿破仑的浴桶
“当务之为急”
亭联
恩师二三事
秋声(中国画)     
打开心中的百叶箱
新民晚报夜光杯A24亭联 2017-10-12 2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