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开心中的百叶箱
钱乃荣
  钱乃荣

  我是在1956年进入向明中学读初中的。那年发下来的课本,《自然地理》和《植物学》是印着彩色图画的精装硬封面的,那正好是我感兴趣的两门课。

  《自然地理》课是顾缓芳老师教的。令我难以忘怀的是,顾老师要我负责了整整一年的向明中学气象台的“气象观测”,她交给了我一本厚厚的气象观察的油印记录本,和一把可以打开百叶箱的钥匙,就是这把钥匙,从此就打开了我心灵中无限神往的一扇窗!

  每天早上和放学回家,我都要三次去学校离校门不远的一个小院子里,进行气象观察,那儿种满了月季花和蔷薇花,还有鸡冠花、凤仙花、小灌木,花丛中放着雨量筒,风向标高高地竖起着,走上四五级的木架,就可以打开放置气象测量仪器的可爱的百叶箱了。里面有两个气温计,还有干湿温度计、最高最低温度计,量度器等。我把早晨、中午和下午三次的观察数据记在记录表格里。看温度,看高高的风向标,看天上的云,由于我做事认真,老师又请我班上的孙继立同学帮助我一起做。学校里的《向明通讯》黑板报长栏的最后一大块,是用黄线打格的学校气象台天气观察公布栏。那时我们都很矮小,每次用粉笔誊写,都是他把我双腿抱起,我才够得上用粉笔写上去。当我们看到不少老师和同学要去看看或关心我们公布的一天两到三次亲自采集的温度、湿度、风向、风力以及上一天的最高最低温度、雨量等信息时,我们心里充满喜悦!

  有时我回到了家里,突然天下起了大暴雨。凭着爱好,雨停后我会马上赶到学校去收集雨量筒里的水,算出这场暴雨的雨量,为了与第二天报纸上报道的降水量对照一下是否相仿,尽管老师并没有要我们观察雨量。我还在淮海中路的新华书店找到了不少气象书籍,买了自然地理图片集《云·雾·雪》《看云识天气》《民间测天法》《上海农谚》等书和云图,背诵出许多气象谚语,这些承载着我浓厚兴趣的书和图片都小心保留至今。一次我在看云层时,居然看到太阳上有一个黑点,我马上叫同学一起看。有些同学跟我说根本不能用肉眼看到太阳黑子的。第二天,报上刊登了“昨天用肉眼能看到太阳黑子”的消息以及照片,受到同学的称赞。后来我又把我的兴趣介入了大气层上的天文,顾老师常夸我是“小气象迷”。

  这项工作从小养成了我一种沉着细心观察事物的能力,一种持之以恒、有始有终的生活作风,素质培养影响了我的一生。40年后,顾老师在教完我女儿钱亦蕉的地理课将退休时,听说我女儿的爸爸就是她初进向明教书那年的气象观察员时,还特地到我家来看我,我感动无比!

  顾老师如今将近90岁了,她还常常给我打电话鼓励我,我也去敬老院看望她。我永远不会忘记在向明中学老师们放手培育下,我幼小心灵中的情趣火花日益燃起,渐入佳境。直到今天,我还是会打开我的《自然地理》书看看,书的文字中处处藏着我的记忆末梢,包括书中还有我当年夹在里面的月季花、蔷薇花的花瓣和许多树叶标本,还留下了顾老师课上的书面提问卡及其卡上的评语、打的分数。对云,对天,还是那么亲切,那么意趣隽永。

  十日谈

  母校情缘

  责编:刘芳

  从小的各种磨练把一个弱女孩造就成了有坚强毅力的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100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2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家装专版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8版:广告/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好吃周刊
   第A3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A32版:广告
拿破仑的浴桶
“当务之为急”
亭联
恩师二三事
秋声(中国画)     
打开心中的百叶箱
新民晚报夜光杯A24打开心中的百叶箱 2017-10-12 2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