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十分钟 邂逅《十分上海》·岁月特辑~~~
十分钟 邂逅《十分上海》·岁月特辑~~~
十分钟 邂逅《十分上海》·岁月特辑~~~
十分钟 邂逅《十分上海》·岁月特辑~~~
十分钟 邂逅《十分上海》·岁月特辑~~~
     
2019年08月1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分钟 邂逅《十分上海》·岁月特辑
烟纸店:阿拉记忆中的『解忧杂货铺』
扫二维码 看精彩视频
  提到上海的风情万种与城市文化,弄堂——这一本地特有的民居形式,与千千万万的市民密不可分,多少故事,多少名人,多少记忆,都与此紧紧联系在一起,唇齿相依。

  作为弄堂中的“标配”,烟纸店是最热闹的地方,也代表了最浓、最纯粹的上海气息。在黄浦区篾竹路245号,永丰杂货店的老板高琦,最近一段日子习惯静静地坐在店里,这里要拆了,他有些舍不得。

  “现在每天早上10点开门,反正也没什么顾客了。”高琦熟练地将木门板一块块移开,杂货店的柜台露了出来。

  烟纸店是上海人对杂货店惯用的称呼:“为什么叫‘烟纸店’?没有准确的说法,我这店是父亲1994年开的,那时候还叫南市区。”

  “牙刷牙膏香肥皂,卫生草纸电灯泡,阿司匹林橡皮膏……”滑稽戏里的顺口溜概括了一家烟纸店必备的货品。如今,唯有香烟、火柴、肥皂、草纸这“镇店四宝”还有人来买。

  高琦记得,上世纪90年代店里生意很好。“特别是那些小玩意儿,话梅、粘纸,小朋友在门口石子路上跳橡皮筋、拍香烟牌子。”如今,他总是默默目送路人穿过弄堂去往地铁站。

  正聊着,店里来了一位顾客。60岁的王先生多年前曾住在王家码头路,他喜欢这片老城厢,特意赶来看看。“你看老房子多漂亮!”王先生说给记者看他手机里的照片。

  整个采访中,来买东西的顾客屈指可数,一个小伙扫码买了包香烟,一位阿姨买了包草纸。这一“烟”一“纸”恰好对上了烟纸店的称呼。

  “烟纸店是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片段。对很多人而言,是一种回忆,是一代人的欢乐时光。”高老板说,现在弄堂越来越少,老虎灶、酱油店、大饼摊、剃头店,还有烟纸店,自然就渐渐消失了。“这也是必然,大家偶尔能想起,就够了。”

  再见烟纸店,谢谢你陪伴了大家的童年,谢谢你方便了弄堂里的居民,谢谢你为千家万户带去了实惠的货物与简单的快乐。

  新民晚报视频摄影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人物/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比利时
   第A24版:匈牙利/新民海外
“钢铁大哥”变身“AI少年”
烟纸店:阿拉记忆中的『解忧杂货铺』
昆明风情豫园展演
“龙船”变身相声馆 浦江游览添新品
加油扫码支付是否有违禁令?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3烟纸店:阿拉记忆中的『解忧杂货铺』 2019-08-18 2 2019年08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