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人物
     
本版列表新闻
“没有第3小时的茫然,哪有第6小时的感动?”~~~
     
2013年06月1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有第3小时的茫然,哪有第6小时的感动?”
赖声川史航解构《如梦之梦》
  新民艺谭由新民晚报、新民渠道传媒主办,新民晚报文化部和专副刊部、新民网、新民社区报、新民周刊全程支持,并得到文新集团成长基金资助。当天,新民晚报总编辑陈启伟先生致开幕辞,副总编辑朱大建出席论坛。

  8小时史诗舞台剧《如梦之梦》10日起在东艺上演,如今正发酵成城中文化盛事。新民艺谭之《梦川之航》邀请到该剧导演赖声川(以下简称“赖”),以及以《铁齿铜牙纪晓岚》打响编剧名号,以主演台湾金马奖电影《神探亨特张》广为人知的戏剧人史航(以下简称“史”),共同解构该剧。

  8小时时长  婉拒张曼玉

  史:舞台剧《如梦之梦》时长8小时,是与其他话剧包括赖声川导演之前的戏最明显的区别。有人选择分两晚看,有人选择下午到晚上来看,曾经和赖导聊过是不是可以半夜12点开演,到天亮看完,感受会更不一样。那么8小时的时长是必要的吗?为什么要8小时?

  赖:一个好作品其实是有自己的生命力,就像是一个生命体。每一个生命体都有自己不同的表现形式。我常常说《如梦之梦》是一个有机的创作,我对“有机”的定义是“一次成型”。一般2小时的戏就是4页大纲,而普通剧本差不多只有60页。《如梦之梦》的大纲写完就是29页。

  其实,《如梦之梦》1999年第一次上演后,很快就被邀请排成电影。我问片长多久?回答是2个小时,当时已经谈妥了张曼玉来出演。我婉拒了。4页大纲是2小时的戏,那么29页的大纲应该是多长时间的戏呢?

  史:你可以要求一个180斤的人瘦到150斤,但是你不能让一个180厘米的人长到150厘米啊。如果把戏看成身高,那删成2个小时太残忍了。没有第三小时的茫然,哪有第六小时的感动!

  高票价卖完  也只能保本

  赖:我问过制作人,全部票按现在的价格买完只能保证不亏。为什么不找赞助呢?有件真事,《宝岛一村》有一次在演出前,舞台一侧突然出现一个两米高的啤酒瓶,原来是当地制作方找来的赞助。那个年代的眷村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东西,我们怎么可能在啤酒瓶旁演戏呢?最后,我们决定如果这样就不演,对方才撤掉啤酒瓶。

  《如梦之梦》有受到质疑:一个4部话剧时长的戏,竟然是民间爱好者在制作,这是值得关注的。我不敢叫我的朋友来看《如梦》因为它很长,但是又觉得他应该来看,因为排出来,是件很难的事。它每到一个地方上演,就要平掉一个剧场。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观众席必须放在中间,必须限制观众的人数,台上的人必须多,台下的人必须少。

  史:在看台的位子比起中心的转椅有什么区别?

  赖:很多观众把中间的座位叫做莲花池,网友评论说:在莲花池看戏有近距离欣赏接触的美,在看台看戏是拉开距离看到舞台的全景,而在三楼看台看戏那就是看破人生了。也有人一开始拒绝随着演员转,最后都会被感化,跟着一起转。

  灵感很琐碎  创作很微妙

  赖:这出戏的灵感来自很多琐碎的事。1990年,我在罗马看画展,其中一幅画是画家画了很多幅别人的画叠加起来的“画中画”,当时我惊呆了。我在笔记本上把这幅画翻译成戏剧的语言:在一个故事里有人做了一个梦,在那个梦里有人说了一个故事。当时想把这句话作为新戏的题目。

  9月底从英国回到台湾,有60个学生报名上我的课,原来只准备收12个,并且做一出新戏。但是,我的个性是好吧,既然来了60个人也许我需要多过12个人。我就开始教他们集体创作的方法。

  10月,英国发生一个惨烈的车祸,两辆火车对撞。当天《国际先锋论坛报》说死了80多个人。过了10天,报纸修正了车祸的死亡人数,却是向下修正为60多人。部分人在车祸发生后并没有回家,也没有报平安,反而还出走了,其中还有人出了国。他们就这样从人生的中途离席了。我整个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经历了这么大的车祸,什么样的人会这样一走了之,把自己的日子过成这副德性?所以《如梦之梦》中有很多时候在讨论人生在什么时候可以一笔勾销,一切重来?是不是金钱的债、感情的债,就可以都没有了?

  一周后,我又看到这张报上发现原因不明的发烧——越来越多的病人生病发烧不会退,然后死掉,死亡证明书上写“死因不明”。这是个什么时代?

  11月,我去印度菩提迦叶,临出门时带了《西藏生死书》。这本书我以前看过,上了飞机我还有点后悔干嘛带了这本书。到了菩提伽耶有一天晚上就翻这本书,人很奇怪,看过的书重看的时候会发现,有一页我之前没有看过。

  正好我看到的那一页就是说一个医师第一天上班,死了很多病人,他就去跟作者说,其中有一个老先生拉着医师的手看着他说,你认为上帝会宽恕我嘛?菜鸟医生心里想说:我怎么知道。老先生就走了。医师心里非常难过,他说,我在他生命最后都没有办法帮助他,在他最需要信心的时候我说不出口,是的上帝会宽恕你的。怎么办学校都没有教这些。他跑去问同事,同事都说你第一天,做久了就好了。他心里很愤怒,什么叫做久了就好了,做久了就麻木了,可以不管病人感觉了是不是,我是不是要变那样没有办法关心病人机器来为病人服务。作者告诉他,在病人濒临死亡的时候握着他的手,让病人讲他的故事。在生命的末端,人说出来的故事是有结构有智慧的,你可以帮助他理出自己的人生。

  我一看到这句话,我之前看过的就突然蹦到面前,联系起来,形成一部作品。创作很微妙,和你每天看什么和想什么有关。如果只是关心今天晚上吃什么,电视里看什么你是没有办法创作的。创作就是去追究每一个可疑的事情是怎么回事。

  史:微博上每天都有把自己的账号注销,重新开一个新的账号。他就是觉得自己漏了气,他就再做一个微博重新出现。大家不知道,认为是另外一个人。经常会有人把自己格式化的冲动,但是真的有人这样去做了,我们就会觉得特别诧异。所以《如梦之梦》中我看到那么多的片段,就像造纸术,把各种的东西放在一起,最后得到纸浆,其实是在搜取各种纤维,在戏里面就是因和果的纤维。我们可以把各种奇怪的纤维都放过,等到第三天就不奇怪了,前提是你在第二天不去回味它。如果不忍住,还保持敏感就会有线头,所以当我们写不出很多东西,其实是我们放过了很多事情。

  本版撰稿/朱光 录音整理/周嘉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星访问
   第03版:周记
   第04版:话题
   第05版:话题
   第06版:话题
   第07版:城事
   第08版:人物
   第09版:艺文
   第10版:影视
   第11版:汽车
   第12版:潮流
   第13版:旅游
   第14版:健康
   第15版:家居
   第16版:专栏
   第17版:合唱团
   第18版:闲趣
   第19版:广告
   第20版:星闻
赖声川史航解构《如梦之梦》
新民地铁人物08赖声川史航解构《如梦之梦》 2013-06-14 2 2013年06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