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湖帆早年与溥儒被称为“南吴北溥”;民国时期,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被称为“三吴一冯”;又与张大千也有“南吴北张”之誉;作为鉴定家,他与收藏大家钱镜塘同称“鉴定双璧”。吴湖帆作为海派著名国画大师,一生在绘画艺术等方面有着极为显著的成就。
吴湖帆(1894—1968)出身名门,祖父吴大徵、岳父潘祖荫皆清末显宦,富收藏。他13岁开始学画,山水初学“四王”,崇董其昌,又致力于宋元名迹研习,旁及明清诸家,擅青绿山水,设色缜丽丰腴。花鸟竹石亦精,早年受陆廉夫影响,后入恽南田一脉,探宋元堂奥,清丽典雅。篆刻学吴让之、黄牧甫及徽派,书法宗欧及唐宋诸家,潇洒俊秀,锋芒凛然。他生于甲午年,便和梅兰芳、周信芳、范烟桥、汪亚尘等二十人,结为“甲午同庚会”。在花甲60寿辰时,设宴“万寿山”,饮“千岁酒”,制纪念章,章有图文“千里马”,午年属马,极具巧思。
吴湖帆曾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著有《侫宋词痕》《联珠集》《吴湖帆画集》等。
张大千对他极为赞许:“吾昔日游京师,见傅心畬,作画出入古今,以为平生所见一人。及至上海,识湖帆先生,其人渊博宏肆,作画熔铸宋、元而自成一家,甚服我心,乃知天下画人未易量也。”据说,张大千自己曾说过,平生佩服的“两个半画家”中,第一个就是吴湖帆。他从正统派入手,并由此上溯,对诸家画派多所师法,这在当时的画家群体中并不多见。在上世纪40年代,他已名震东南;作为吴人,他继承发扬了吴门画派的精粹;身处上海,以他为首的“三吴一冯”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吴湖帆工山水,亦擅花卉题材,松属主要对象之一,与荷、竹并列。此幅《双寿墨松图》规格为:61×128cm,款识:“双寿。壬戌六月既望,湖帆吴翼燕拜祝。”钤印:吴(朱)、翼燕(白)、大乃楼主收藏书画印(朱)。此图系吴湖帆28岁时所作,此松石画风近陆、倪两家,篆书“双寿”似吴昌硕五十岁前的笔法。松石是以润泽沉厚的笔墨来画的,简练的披麻皴勾出山石,图中松树,名逞其姿,如叶丛密聚层层堆叠,如老干屈曲似龙蟠;如枝叶其状似松似桧,松针用劲挺的细笔为之,具造型朴拙浑厚。用墨偏淡,色调趋轻盈,惟点染间,深浅变化微妙却掌控得宜,遂层次分明,墨韵醇厚而不板滞,一片古意中又见清爽之逸致。在整体上注意到了松树的透视关系,分出浓淡前后,密而不乱。
吴湖帆以清艳缜密山水著称于世,花卉则以绿叶红荷为多,似此水墨大写松石不复见矣。松是岁寒三友之一,在文艺作品当中常象征万古长青,此幅画作,我想作者也是想代表这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