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同一所大学,在不同排行榜的位次可以相差数十位
谁是中国最强高校?在武书连版的大学排行榜上,浙江大学力挫北大、清华,勇夺头筹;但武汉大学版2012年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显示,北大成榜首,浙大居季军;5月,中国校友会网发布大学排行榜,浙大连前三都未能挤入(备注:武书连是《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研究员)。
更离谱的排名,还得往下看:中国政法大学,在中国校友会网的排行榜上位居第76位,但在武书连版排行榜上跌出百强,位列109;北京外国语大学,在中国校友会网上排名是124,在武书连版排行榜上退居181位。如此大起大落,难怪有网友直呼“大学排行榜天天都有,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前存在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网大论坛、中国校友会网、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10多个机构、30多个不同类型的大学排行榜。也有不少排行榜仅发布过一两次,未能延续。除了学术机构推出的排行榜之外,商业机构的排行榜正越来越多地吸引着公众眼球。
渔利:有校长公开爆料,称有排行榜制作机构找上门索要赞助
评价指标不科学、评估过程不透明,成为大学排行榜的“第二宗罪”。有专家表示,国内多数大学排行榜都不公布其数据如何采集、每所高校各项指标的得分等信息,有的只是公布指标大类,不公布研究方法,有的甚至连指标体系都没有,只是笼统地“参考”若干别家排名,几乎闭着眼睛列名单,其客观性和科学性难以令人信服。
更令公众哗然的是,大学排行榜还爆出“贿赂门”丑闻:曾有大学校长公开爆料,称有排行榜制作机构找上门索要赞助;2009年,记者调查发现,成都理工大学于2004年、2006年两次邀请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负责人到校作报告,并分别支出数万元课酬费,该校在这个课题组的排行榜从2004年的116名上升到2007年的92名,不禁令人心生疑窦。
根源:部分高校欲借榜单提升声誉,大学排行榜的公共价值掺入了私利
被认为是考生和家长择校“指南针”的大学排行榜,为何乱象频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学评价研究课题组专家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学排行榜公共性的缺失。这位专家称,大学排行榜应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共有且共享的,应体现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然而,随着高校和社会各方对大学排名的关注度与期望值的提高、高校借大学排名以提升声誉的强烈需求,大学排行榜的公共价值掺入了私利。
有高校专家证实,大学排行榜的确能满足某些人的私利:大学校长以此论证自己的工作成效;排名上升有利于招生宣传;在国际合作中被当成重要的参考依据。
武书连版大学排行榜被不少学术机构质疑,源于他的计算方法充斥着“数量”替代“质量”、“规模制胜”的逻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其官方微博上称:按照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指标体系和算法,加州理工学院人才培养得分在榜单中连前500名都进不了;巴黎高师勉强进入前500名,和宜春学院的排名大体相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则排在60名左右,与南昌大学、河南大学排名位置相当。这样的指责被武书连认为是“胡编乱造”。武书连还用自己的评价体系推算出了与中科大截然相反的结论,以示评价体系无误。这样的争论,在不同的排行榜间并不鲜见。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