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二中学在把国家保护的“雷米”大楼“翻旧如旧”时,准备在大厅门口安装一面镜子,旁边铭刻100年前吴馨校长创作的《对镜歌》。其首句是:“绿窗开处兮朝暾曦,安排洒扫兮晓妆迟。” 为人教育,从清晨开始。校长要我翻译一下,于是我在报告会上朗诵起来:“打开绿窗啊太阳刚刚升起,打扫庭院啊然后打扮自己。”同学们都笑了起来。
100年来,《对镜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学生。一早走进教室先搞卫生,已经成为习惯。无论什么时候走进市二校园,无论什么时候,走进哪一个班级,总是干干净净的。自从上海开始评比文明单位,市二中学年年都是上海市文明单位,就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因为《对镜歌》已经深入人心,因为德育为先、文明教育,100年来一以贯之。
这里,我来说一个故事。有一个叫张济顺的初中女学生。有一天,她生病了,发高烧,几天没有来上课。后来病好了,她对班主任说:“落下的功课我自己会补起来的。在生病期间正好碰上我扫地,要两个月才轮上一次,我不能失去这次扫地的机会,请老师让我补上。”
多好的孩子啊!我们今天不断地听到补课!补课!哪里听得到要求补扫地的?我在报纸上多次看到母亲到寄宿制学校为儿子的宿舍扫地的报道,不久前,又听到这样一件事:有个读初二的女学生,吃晚饭时撒娇说:“明早我值日,又要搬凳子扫地,累死了!”妈妈在旁边疼爱地说:“明天轮到妈妈上早班,帮不了你,要么奶奶去帮她扫地。”奶奶笑着说:“没问题,我在家里闲得慌,扫地算什么,奶奶帮你,一会儿就解决问题。”结果,怕同学看见,奶奶和她一大早到校,奶奶很快就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奶奶离开教室的时候,她在默写英文单词,奶奶高兴地说:“好好读书,以后轮到值日,我再来帮你。”
一个是生病以后要求补扫地,一个是轮到值日叫奶奶帮扫地,我以为这两个小故事是发人深省的。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从这两个小故事中可以引发不少思考,讨论一下,将是很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