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从《文学报·新批评》一周年看文学评论界存在的问题
~~~——从《文学报·新批评》一周年看文学评论界存在的问题
~~~——从《文学报·新批评》一周年看文学评论界存在的问题
~~~——从《文学报·新批评》一周年看文学评论界存在的问题
~~~——从《文学报·新批评》一周年看文学评论界存在的问题
~~~——从《文学报·新批评》一周年看文学评论界存在的问题
~~~——从《文学报·新批评》一周年看文学评论界存在的问题
     
2012年06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野路子”评论人大胆直言
名作家拒批评怕失“地位”
——从《文学报·新批评》一周年看文学评论界存在的问题
夏琦
  去年6月2日《文学报·新批评》创刊,隔周一次用8—16个版面集中刊登批评文章,以对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为主。一年来,批评的对象包括众多国内名作家,这些作家面对批评的态度如何,《新批评》又折射出国内文学批评界存在的哪些问题?记者昨天专访了《文学报》主编陈歆耕。

  害怕批评心理脆弱

  《文学报》内部有一条纪律,在批评文章刊出前,任何人不得将信息透露给被批评者,否则将给予惩罚。陈歆耕说,此举实属无奈。曾经有一篇批评文章在发排之前,被批评者得知了这一信息,一个电话打到推荐这篇文章给《新批评》的大学教授处责问对方,这位教授尴尬之余便致电陈歆耕要求撤下这篇批评文章。《新批评》遇到的此类事件并不多,但也可以从中看出部分作家的脆弱。陈歆耕分析说,这显示作家缺少足够的艺术自信,另外就是跟利益有关,担心批评影响到他的文坛“江湖”地位。

  鲜有撰文作出回应

  从贾平凹的《古炉》到最近一期马原的《牛鬼蛇神》,《新批评》柿子拣硬的捏。被批评者中,有人淡定处之,有人暴跳如雷,但陈歆耕说,写文章来反驳的少,本人正式书面回应的只有两三位,而且并非一线作家。陈歆耕分析说,有的作家并不认同批评,但不愿意写文章反驳批评,除了性格温和外,主要有两种原因。一些作家已经在文坛很有地位,而批评者是无名小辈,作家认为双方不是一个量级,不愿意“被炒作”。另外一方面,有的批评文章出自优秀评论家之手,经过了精细的文本研究,要回应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作家缺少自己的艺术观和价值观,也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要反驳也有难度。”

  草根作者无所顾忌

  在此前举行的《新批评》创刊一周年座谈会上,邵燕君、李美皆等批评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草根”评论人或者所谓的“野路子”。邵燕君指出,在当前活跃的一批“直言批评者”里,有的刚出茅庐,还有不少属于“野路子”,在理论基础以及论文写作技能等方面确实还有待提高。但问题是,为什么在文学批评几乎处于“全面崩盘”的危机时刻,出来守底线的不是“学院派”的权威,而大都是“野路子”里的好汉?这正是需要“学院派”严肃反思的。

  对此,陈歆耕说,在《新批评》上经常露面的的确有部分不属于原有的批评圈子的作者,包括一些草根作者。获得首届《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奖新人奖的三篇作品都是编辑从自由来稿中发掘的,作者系高校学生、来自基层的进城务工人员和普通文学爱好者。像这样的作者未必篇篇来稿都能达到刊登要求,但敢于批评,没有顾忌,面对一些大腕作家、评论家也不发怵,“而反观一些批评家的话语却被其他的因素左右了,有些人学术地位很高,但说话不靠谱,有些人则跟作家圈子搅得太熟了,势必影响公正性。”

  表扬文章质量不高

  虽然《新批评》的定位是“批评”,但陈歆耕透露,征稿启事发布后,大量的“面子评论”、廉价的表扬稿仍源源不断地塞满征稿邮箱。不痛不痒的泛泛而论亦占很大比例。陈歆耕说,不谈是否符合刊物特性,其中质量高的表扬稿极少,“写表扬稿也不容易,过头话太多,作者听了也不高兴。”表扬稿话说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艺术感觉以及不细读文本,“有的人靠玩概念来撑场。有的人不断赶场,参加研讨会,每部小说翻个几页,讲个几句,好话也难免说不到位。” 

  本报记者  夏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高考直击
   第A05版:高考直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法治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专题
   第A20版:早间点击
   第A21版:中国新闻
   第A22版:中国新闻
   第A23版:国际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国际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文娱新闻
   第A30版:地产新闻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地产新闻
   第A33版:波兰乌克兰欧洲足球锦标赛预热
   第A34版:预热波兰乌克兰欧洲足球锦标赛
   第A35版:波兰乌克兰欧洲足球锦标赛前瞻
   第A3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3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4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5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6版:品牌透视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野路子”评论人大胆直言 名作家拒批评怕失“地位”
吴山道歉诚意不足 墓碑修复难度不小
上海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全国第一
焦媛六月来沪做“新娘”
“民间记忆史铁生”昨日在京首发
“费城之声”酝酿在华“五年计划”
“老上海”作品周六签售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28“野路子”评论人大胆直言
名作家拒批评怕失“地位”
2012-06-07 2 2012年06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