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6:品牌透视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6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能效标识有何猫腻?
  猫腻一:检测标准不统一

  家电行业人士称,目前家电能效等级没有严格的标准,生产厂家既可以通过第三方获得能效等级,也可以自行检测并提交检测报告,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能效等级,检测标准不统一,会导致消费者很难分辨。

  有时,一级能效和二级能效的耗电量差距很小。此外,由于品牌和检验方式的差异,一种品牌的一级能效耗电量,其实和其他品牌的二级能效耗电量差不多,而一级能效和二级能效的价格却有明显差距。如果消费者光看能效标识来购买节能家电产品的话,很可能会多掏冤枉钱。

  猫腻二:造假处罚标准低

  根据现行的《能效标识管理办法》,能效等级标识“造假”的家电产品和企业受的处罚较低,往往仅是由地方节能管理部门或地方质检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停止使用能源效率标识;情节严重者,由地方质检部门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由于能效能级可以自行声明,一些家电制造企业通过送检高能效水平的“样品”,生产较低能效水平的产品来获取能效标识。而就算被质监部门查出能效“造假”,1万元的罚款力度与家电厂商通过能效“造假”获得的利润相比,可谓微不足道。违法成本过低,使违法企业有恃无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高考直击
   第A05版:高考直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法治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专题
   第A20版:早间点击
   第A21版:中国新闻
   第A22版:中国新闻
   第A23版:国际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国际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文娱新闻
   第A30版:地产新闻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地产新闻
   第A33版:波兰乌克兰欧洲足球锦标赛预热
   第A34版:预热波兰乌克兰欧洲足球锦标赛
   第A35版:波兰乌克兰欧洲足球锦标赛前瞻
   第A3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3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4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5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6版:品牌透视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能效标识“掺假”严重买电器心里“很没底”
使用方法才是节能关键
中国有26种产品需加贴能效标识
能效标识有何猫腻?
新民晚报品牌透视B16能效标识有何猫腻? 2012-06-07 2 2012年06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