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复旦师生追思讲台上的金重远
~~~——复旦师生追思讲台上的金重远
~~~——复旦师生追思讲台上的金重远
~~~——复旦师生追思讲台上的金重远
~~~——复旦师生追思讲台上的金重远
~~~——复旦师生追思讲台上的金重远
~~~——复旦师生追思讲台上的金重远
~~~——复旦师生追思讲台上的金重远
     
2012年06月0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授课50载,从站着到坐着
——复旦师生追思讲台上的金重远
张炯强
  复旦大学校园里又一位史学巨匠仙去。昨天,当金重远教授去世的消息传来,复旦师生纷纷在BBS、微博上撰文,追思一代史学大师。此时,师生回忆最多的却是金老师的课。

  上课从不用讲稿

  “他50年都在上课。”复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顾云深是历史系77级的学生,在1982-1983年间做过金重远的助教。顾云深回忆说:“他知识渊博,上课生动、风趣,有启发性,有激情,口才好,很严谨。对于一个知识点他喜欢举一反三,引起学生更深刻的思考,便于他们从更宽广的视野来了解。”在顾云深的记忆中,金老师上课从来不用讲稿,只用几张记着史料的卡片,所有要说的知识点全都记在他的大脑中。

  几年前,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金重远这样评自己——“acommonteacher(一个普通教师),只不过做到了勤勤恳恳工作,坚守岗位,对任何事情都不马虎”。金老师给自己的称谓一直是“教师”而非“教授”。

  75岁才离开讲台

  许多复旦学子都回忆起2009年4月28日,金老师迎来了人生最后一课《北约将走向何方——评北约建立六十周年》。他后来说,在讲座的最后一刻“很想嚎啕大哭一场”。在这场讲座中,金老师说:“50年一直在讲台上,我最初是站着的,从67岁起,我实在站不动了,只能坐着上课。”2009年时金老师已75岁高龄,“实在讲不动了”,他带着无比的依恋,选择了到复旦的第50个年头离开讲台。

  在昨天的追思会上,大家又缅怀了金老师的一句话:“有些人认为上课耗费了时间,就没有时间写文章、搞研究,这种人适合搞科研,不适合做大学教授。上课不是在浪费时间,做老师对科研是有帮助的,在学生的影响之下科研也会推进的。”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高考直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8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9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20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21版:波兰 乌克兰欧锦赛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6版:新智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19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0版:E生活/家电生活
让“碳排放大户”学会过“紧日子”
“24小时跑”变成爱心接力跑
在读硕士博士也可报考
中科院与美国高校建立联合中心
沪滇学生“携手看海去”
授课50载,从站着到坐着
历史学家金重远逝世
下月起上海零售“隐形眼镜”须凭证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7授课50载,从站着到坐着 2012-06-08 2 2012年06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