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社会与法
     
本版列表新闻
~~~———静安区法院近期判决多起因聊天软件引发的案件
~~~———静安区法院近期判决多起因聊天软件引发的案件
~~~———静安区法院近期判决多起因聊天软件引发的案件
     
2012年07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信“摇一摇”,摇出骗子网友
———静安区法院近期判决多起因聊天软件引发的案件
李鸿光;宋宁华
  众多年轻的“微信控”,不但喜欢通过手机语音聊天,将手机“摇一摇”,还能找到附近同样正在玩微信的熟人或陌生人。

  新型高科技软件拓宽了人们的人际交往方式,但要是被个别不法之徒利用,则可能“摇”出骗子上门,趁机实施偷盗财物等行为。近日,静安区法院审理判决了多起因微信、QQ等聊天软件引发的案件,给大家提了个醒。

  “劫色”不成起盗念

  今年2月末,年仅18岁的女学生钟彩(化名),千里迢迢从贵州来上海报考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入住上戏附近某连锁宾馆。

  3月4日上午,考试完毕后她回宾馆等候结果。晚上闲来无聊就用手机摆弄微信,在网上偶遇家住附近、叫“小少爷”的夏园(化名),就在微信中添加对方聊天。当晚凌晨时分,钟彩登录上戏网站查询,复试名单没有自己,钟彩感到很郁闷,觉得对不起父母,便通过微信把落选的事告诉了夏园。人生地不熟且举目无亲的钟彩,心情郁闷之下邀请夏园来宾馆陪陪自己。

  见到夏园,控制不住情绪的钟彩眼泪哗哗往下流,一直蒙住脸在哭,而夏园却提出要与钟彩发生关系。钟彩没想到夏园乘人之危有这种想法,马上赶夏园离开。

  趁着钟彩掩面而泣,夏园瞥见一部价值4300元的白色苹果手机放在桌上充电,趁她不注意拔下数据线,塞进自己的裤袋,还“顺手牵羊”拿走旁边皮夹内的200元现金。之后两周内,面对钟彩发短信索讨手机,夏园却以:“你是谁呀”“我不认识你”“你打错了”等来搪塞。

  钟彩报案后,被抓捕归案的夏园承认:开始他想,报考上戏的女学生,应该长得比较漂亮,想引诱其发生性关系,但目的没有达成。自己刚刚工作收入不高,一时脑子发热,一念之差偷走了女孩的手机及200元钱。

  法院鉴于夏园能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并主动退赔了赃款,以盗窃罪判处夏园拘役5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

  微信搭识“一夜情”

  今年3月,30岁的打工仔叶兴(化名),通过手机微信软件搭识了年长自己16岁的离异女子江霞(化名),并经常通过微信、QQ软件短信聊天。用叶兴的话说,“尽管双方在年龄上有差距,但在微信上却谈得很投机。”

  今年4月1日晚,相识仅一个月的叶兴提出,邀请江霞吃火锅夜宵。得到对方同意后,他打车赶到西康路澳门路口与江霞碰头,两人一直吃到凌晨4时许。叶兴说时间太晚了,不如找个宾馆过夜,这个建议得到了江霞同意,两人在附近入住宾馆。次日上午,两人醒来后,叶兴趁江霞在卫生间洗澡时,从江霞放置在房间桌上的包内,偷出一部苹果手机和50元,谎称要赶车上班,离开了宾馆。

  10天后,叶兴被警方抓捕时交代,他与江霞比较聊得来,以前都是利用微信聊天。这次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叶兴删除了江霞手机内设置的密码及全部私人资料,把偷来的手机自己使用。

  法院以犯盗窃罪,判处叶兴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800元。

  扮成“高富帅”骗钱

  无业人员高涛(化名)与杨姓女子同居期间,利用手机腾讯QQ交友,谎称自己是香港富商的儿子,有在香港大公司工作等经历,骗取在沪打工的皖妹子小花(化名)人民币1.83万元。

  2010年4月,在深圳打工的高涛通过手机上网聊天室,以“如果爱”的网名搭识了在上海打工的小花。聊天中,高涛把自己装扮成“高富帅”,吹嘘自己是香港富商的儿子,经常在香港与大陆间跑业务,以此赢得了小花的芳心。他先后谎称要为母亲过生日送礼金、自己和公司领导贪污之事败露须打点,在外国机场转机缺钱、被公安机关关押交罚款、自己想出售在深圳的房子交税等借口,从小花处多次骗取钱款。

  案发后,小花称当时在手机上寻找自己一个香港朋友的QQ号,或许是按错了手机号码,把高涛加进了好友。谁知,她竟然步步陷入高涛精心设计的陷阱。

  据检察机关指控,在2010年4月到6月间,高涛编造各种理由骗取了小花钱款1.83万元。而与高涛同居的女友小杨也向警方供述,她与高涛相识已有6年之久,当初两人是在深圳一家脚摩店做按摩时认识的,同居期间也曾被高涛以各种理由拿去过很多钱,其中不少是自己向亲戚朋友借的,还与高涛一起回自己老家住过几年。尽管自己对高涛很失望,但出于感情因素,不愿为此事追究高涛的刑事责任。

  静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高涛有期徒刑9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特约通讯员 李鸿光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法官点评

  谨慎对待

  陌生人的交友邀请

  法院审理发现,通过微信等聊天软件实施犯罪案件通常有如下特点:

  首先,犯罪分子一般利用微信等聊天软件特有的地域显示功能确定周边的被害人,主动搭识被害人以博取信任,进而约到特定地点见面,趁被害人睡觉、洗澡等不备之机窃取财物。

  其次,此类犯罪分子实施犯罪多为临时起意。从已判决的案件看,被告人大多拥有固定的职业且无前科劣迹,对不设防的被害人属于临时起意实施犯罪,“一念之差”的特征较为明显。

  此外,被害人交友往往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

  为此,手机用户,特别是女性应保持应有警惕性,不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对陌生人的交友邀请应谨慎对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评论
   第A10版:伦敦奥运会倒计时6天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微信“摇一摇”,摇出骗子网友
这些“低级错误”是怎样发生的?
交通事故引发民事赔偿纠纷逐年增加
新民晚报社会与法A20微信“摇一摇”,摇出骗子网友 2012-07-21 2 2012年07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