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时分,完成一天运营任务的列车纷纷“回家”了。每列车距离进入基地车库5公里的时候,就会有检修人员趴在车库外的轨道上倾听列车运行的声音,一旦发现不对劲,这列车就成重点关注——“听诊”,这是例行日检的第一步。
列车进入车库,开始正式检测。“肉眼能检测出多少问题?”金永红代表问一位工程师。
“能看出一部分问题,比如车厢里的照明;但更多问题是要靠分析系统数据才能发现,每列车都有自己的电脑数据系统。”工程师答道,无论是目测,还是数据分析,要保障无一疏漏,最可靠的办法是“带板检测”。
“什么是带板检测?”许丽萍代表问道。“就是一张表格,列出120个检测项目,那张表格固定在A3纸大小的板子上,120个项目依次排开,程序清楚;谁检测了什么项目,一目了然。”工程师答道。
目前,在9号线上运行的一共有40列车,每列车6节车厢,240个车厢的例行日检必须在3小时内完成。
“检测一列车,需要多长时间?”钱翊梁代表问。 “如果不需要排除故障,检测一列车需要80分钟,时间很紧张,凌晨4时首班列车要出发的。”工程师答道。
“对检测人员的技术要求高吗?”黄晨代表问。
“不低,我们这列车一共16位检测人员,高级技师有9位。”工程师笑道,大家每晚都像打仗一样,忙,但不敢有一点马虎。
本报记者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