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当然是美景美图美不胜收的地方。一旁的外滩源,其实外滩就是从它这里起始的,这里的建筑是摄影爱好者必然要“到访”的地方。
这里的建筑一色红
外滩源,就是上海成为租界后,洋人最先落脚并建筑的地方。这里的建筑几乎都是红色的,但砌法不一样,呈现出来的形状、纹路也就不一样。仔细看,横砌、竖砌、斜着砌,砌上几层让一下,让一块砖缩进半分,就峰谷别然了;砌几层,凹进去几层,阳光就把建筑的外形“雕刻”得凹凸有致,远远看过去,就如整齐的琴键,配上白白的“鱼儿”,红砖墙生机盎然了。
再看这凸出的窗,倒过来看,像不像冰淇淋蛋筒?红红的塔楼尖尖的顶,迎着远远的东方明珠,西洋味儿在这里耐看、有味道。
喜欢拍摄这里的红
喜欢这里的红,不论是风吹雨下的日子,还是阳光灿烂的光景,只要有了空,就喜欢在这里转。红砖砌成的拱券,高高的帽子上顶着的就是“安倍洋行”了;眼前的窗,红砖托底,竟砌得那样地圆,圆圆的底座上就是铸铁的窗了,同样圆而又圆,深黑的铸铁仿佛也镀了一层红……喜欢这些红红的、老老的墙和墙上的窗,那一砖一缝,都与今天人干的活判然不同,别看那外表只是简单,但简洁的外表里透出的是淡定和平和,还有品味和格调。
我们让这些细节一一进入镜头,用影像定格它们。于是,我们的镜头里就有了这对特别的窗户,两层玻璃窗中间红砖砌的也是窗户,凸出来,凸出来一扇小小的窗户,仿佛是玻璃窗的“底片”:倘若急于求成,是砌不出这样有花头的窗的。当然要拍下来、存起来。
色系永远不会雷同
常来外滩源,因为这里的感觉与别处不一样。数十年的老房子,经过用心的人们细细剔洗打磨,原本的红砖更红了,原本的缝隙清爽了,原本的棱棱角角更挺更直了,原本的颜色更加的鲜艳了,看着让人彻彻底底地舒服。
很多人喜欢追星,追到“星”们的发型、穿戴,什么牌子的洗发水,事无巨细;我们喜欢往外滩源跑,新鲜出炉、整修一新的外滩源一砖一瓦、一柱一檐,全都大有看头,个个都很特别,它们都大不同于周围的建筑,而且,阳光下、雨帘中,它们的风采千变万化,绝不雷同。
记不得去了多少次,只觉得自己快要成外滩源的“粉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