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去年那些困扰了居民夏令生活的“烦心事”是否整改?有欣喜,也有遗憾。违法搭建者面对居民投诉和舆论监督竟称———~~~
去年那些困扰了居民夏令生活的“烦心事”是否整改?有欣喜,也有遗憾。违法搭建者面对居民投诉和舆论监督竟称———~~~
     
2012年07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去年那些困扰了居民夏令生活的“烦心事”是否整改?有欣喜,也有遗憾。违法搭建者面对居民投诉和舆论监督竟称———
“上了报谁又能拿我怎样”!
张欣平 陈 杰
■连续报道两年,太阳能热水器反光扰民情况依旧
■原来被占据为菜地的公共绿地已恢复了原貌 本版摄影见习记者 陈梦泽 本报记者 楼文彪
  一年一度的“夏令热线”,成了检验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快速响应市民群众诉求的一个很好的参照。时隔一年,本报记者和志愿者“盯住不放”,昨天再度回访去年“夏令热线”报道过的投诉地。

  圆满解决  市民满意

  还绿地 菜园退出公共地

  ■ 新闻回放 普陀区武威东路的大华颐和华城小区内,有业主在101号至109号的堤岸种植各种时令蔬菜,将公共绿化地带改为自家花园,施肥所产生的异味给几幢居民造成影响。

  □ 现场回访 昨日记者来到小区,发现堤岸的菜园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许多鲜花树木和少数自家种植的蔬菜。家住104号1楼的陈女士表示,“去年‘夏令热线’结束后有关部门就将这片菜地集中进行了整治,情况早就好转了。”

  换水管 房屋漏水已解决

  ■ 新闻回放 家住曹杨四村124号12楼的居民孙女士去年家中厨房、卫生间漏水情况严重,房顶更是霉斑点点,甚至已经影响到了11楼业主。去年回访时物业表示已拟定方案和协议书。

  □ 现场回访 记者来到物业处了解情况,物业经理表示,事后物业出资,把13楼的住户老化的自来水管更换,彻底解决了12楼孙女士家漏水的烦恼,也让11楼的居民安心。

  活动室 老人聊天有去处

  ■ 新闻回放 闸北区永兴路595弄光华坊小区的老年活动室去年由于楼上居委会装修而突然关闭,老人们只能三三两两垫着木板在过道上休息。去年回访时居委会表示两周内就会重新开放。

  □ 现场回访 记者走进老年活动室,看到老人们都坐在里面聊天下棋或收看电视。居委会黄主任向我们介绍,“去年八月份重开后,我们还给老年活动室购置了一台42英寸电视机。现在,除了周一到周五从上午八点半开放到下午五点外,周六也会定时开放,周日若遇高温天气也同样开放,并且派人值班。两间都有空调,老年人可以进来舒心地休息聊天。

  去杂物 消防通道已畅通

  ■ 新闻回放 普陀区长寿路阳光新苑的居民李先生去年反映,其邻居将楼面公共区域占为己有,摆放杂物,去年回访时3号楼803室虽已将不锈钢栅栏门拆除,但走廊里的自建“卫生间”仍然存在,2号楼904室除了把超市手推车移走,未见其他动静。消防部门去年对这两户下达了整改通知。

  □ 现场回访 昨天,记者来到3号楼803室和2号楼904室的门口,发现。门口已无杂物,比较整洁。丽晶物业的孙女士告诉记者,去年消防部门对这起投诉十分重视,马上就与两户居民协商,告知其安全隐患,劝说其拆除。两户居民也十分配合,自行拆除了不锈钢栅栏门和“卫生间”。

  助餐点 噪声异味已改善

  ■ 新闻回放 设在静安区新闸路888号新福康里的老人助餐点屡遭居民投诉。居民不满其擅改物业使用性质、超量生产,严重影响环境和居民生活。去年回访时,石门二路街道制定了整治方案,每天安排清洁人员打扫。针对居民提出的噪声问题,助餐点也作出了调整,工作时尽量把动作放轻,降低噪声。

  □ 现场回访 记者再次来到该助餐点,门口清洁整齐,没有堆积的杂物垃圾,也没有了异味。居委会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去年“夏令热线”报道后,街道制定了一系列整治方案。按照相关的安排,助餐点即将搬离新福康里,还居民一个安静、清洁的空间。

  留有尾巴  尚需改进

  噪声降低油烟减少

  ■ 新闻回放 普安路128号淮海大厦的钟女士去年反映,其楼下的复茂小龙虾店将排风管放置在平台,发出的噪声和排出的大量油烟味让他们不堪其扰。去年回访时,小龙虾店关闭了排风管的马达,油烟味还是没能解决。

  □ 现场回访 反映人钟女士在家中的窗口处向记者介绍,小龙虾店已经将排风管延长,并挪了位置,噪声和油烟问题有了较大的改善。记者看到,小龙虾店周围还有其他餐饮店,所以噪声和油烟味的问题仍有存在。小龙虾店的店长张小姐也表示,去年在得知影响居民后就将排风管重新改装,营业的同时不会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废品堆物仍有残余

  ■ 新闻回放 家住黄浦区新昌路345弄的孙先生在去年“夏令热线”开通时,来电反映56号过道上以及楼内堆放了大量废品。经过记者多次回访后,情况大有改善。经居委会的配合,楼内的废品全部清理干净,过道也干净了,不再有异味散出。

  □ 现场回访 时隔一年,我们再次来到新昌路345弄进行回访。记者发现,楼内废品已经不多,弄堂里的部分废品已经得到了清理,但是在56号门口还是堆着些废品,影响居民行走。

  依然如故  谁来处置

  花园洋房仍无花园

  ■ 新闻回放 长宁区延安西路949弄21号门前的违法建筑连续三年被“夏令热线”曝光,花园洋房下的花园被占搭建工棚数十平方米,直至去年两次回访无人解决。

  □ 现场回访 昨天我们再次走进王女士居住的花园洋房二楼,她向记者讲述道:“去年10月新华物业变本加厉,不仅没有拆除过去的违法工棚,还又搭建翻新了一间,美其名曰办公室。我又找到物业,物业却推脱说,这片地已经交由上海新长宁绿化发展有限公司下属的养护修建组管辖,甚至还有人称:‘上了报谁又能拿我怎样’!”无奈之下,王女士又来到了违法工棚处询问,所谓负责人告诉她不会拆除,第二天更是挂上了“养护修建班 应急抢修服务组”的不锈钢牌子以示合法。记者来到工棚处,只见大门紧锁。据王女士介绍,工棚一直租借给外来人员,每天都有嘈杂的打牌声,居民无法正常休息。记者看到工棚大门墙上和邮箱处都标有“949弄21号后门”的门牌号码,俨然成了独立的院落。

  同是住在21号的江老先生更是感叹:“我从小就住在这里,却不料到了晚年,花园洋房没了花园。” 

  反光问题愁煞老人

  ■ 新闻回放 家住蒙自路501弄德福苑的黄阿姨反映,楼下美容院的太阳能集能板正对着她家的窗户,反射过来的阳光异常刺眼,房间不能开窗,到了夏天异常闷热,这一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 现场回访 昨天我们再度造访黄阿姨家,集能板依旧对着她家窗户。走进房间记者就感到闷热不透气,黄阿姨说不开窗把窗帘一直拉着也是无奈之举。“物业、城管那里都投诉了,没人管。我只能把窗帘加厚,多做几层,否则这么强的光怎么吃得消!我们只希望美容院能把太阳能集能板挪个方向或者挡块板遮一遮。”

  这家美容院的店长李小姐表示,她们五月份才搬进来,刚接手不久,对楼上有个太阳能集能板会反射阳光毫不知情,更表示她们没有能力爬上楼查看情况,但她承认夏季她们不会频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之后,记者又电话采访了美容院的何老板。她表示不知此事,把责任推给了房东。房东丁女士则在电话中表示她会和现在的老板与物业协商。德福苑物业管理部的张经理向记者承诺:“只要房东和现在的老板都愿意解决问题,需要我们的配合,我们马上就可以派人拆除!”

  本报记者 张欣平 陈 杰  

  志愿者 孙文晶 任竹青 黄逸君 李暐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评论
   第A10版:伦敦奥运会倒计时6天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上了报谁又能拿我怎样”!
今日投诉
新民晚报特别报道A03“上了报谁又能拿我怎样”! 2012-07-21 2 2012年07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