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报价风气已降温
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新股发行定价市盈率需参考所属板块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市盈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25%的,发行人需召开董事会分析定价合理性、补充盈利预测等,属于发审会后发生重大事项的,或将重新提交发审会审核。
IPO新政实施以来,机构询价更为理性,报高价风气明显降温。数据显示,3个月以来上市的新股没有一家公司的发行市盈率高出行业均值的25%。其中4家公司的定价距离25%这一标准线仅一步之遥,分别是津膜科技、凯利泰、宏大爆破和黄海机械。
以津膜科技为例。公司定价16.78元,网下共收到92家询价对象236个配售对象的初步询价,逾150家配售对象报价高于发行价,超额认购近80倍,同时网上认购倍数也达到152倍,这意味着公司完全有能力进一步提高发行价。但这一发行价却已比行业平均市盈率高出24.99%,这意味着公司多发1分钱,便会超过25%,而多发1分钱也意味着公司将多进账27万元,但津膜科技最终毅然选择“放弃”。
股价波动幅度收窄
分析认为,25%只是一个触发点,并不构成不可逾越的天花板。但一旦逾越,需要补充盈利预测、分析讨论发行定价的合理性因素和风险性因素等大量的信息披露材料,这无疑增加上市流程并拖累上市进度甚至增加上市不确定性,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因此都十分小心而不愿逾越。
数据显示,在46家公布可比数据的公司中,28家公司的定价位于所属行业平均市盈率正负20%的区间以内,占比达到61%;而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25%的公司只有4家,显示出大部分公司定价都落在行业平均市盈率附近区间。
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实施IPO新规三个月来上市的59只新股首日涨幅均值15.75%,上市后5日、10日、20日的平均累计涨幅分别为12.44%、8.8%、8.2%,显示出新政下的新股在上市后股价表现整体稳健。再与年初至新政实施前的77只股票相比,涨幅分别收窄36%、56%、61%。此外,59家公司中上市首日涨幅超过20%的个股19只,仅占总量的三分之一;而年初至新政实施前的77只股票中,这一数据为40只,占比超过51%。
分析认为,如果一家公司在上市的头3个月里,股价波动幅度位于发行价上下20%以内,就可以表明该股定价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