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交强险实际上一个是“准公共产品”,实行全国统一的保险条款和基础费率,由保监会按照其业务总体上“不盈利不亏损”的原则审批费率,因而很难盈利。再加上有相当一部分交强险是投保农村机动车辆,由于农村的交通状况不是很好,故时有事故发生,因此更容易亏钱。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尽管连年亏损,但仍有许多保险公司争相从事交强险业务。巨亏之下交强险何以仍然魅力无穷,成为各保险公司争抢的“香饽饽”?
交强险虽然亏钱,却是保险公司的一棵“招财树”,因为车主通常不会将交强险和商业车险分别投保两家公司,没有交强险资格的保险公司很难染指近两年火爆的车险市场。因此,无论是外资还是中资保险公司,之所以热衷于交强险业务,看中的并非交强险本身,而是可以一并出售的商业车险的盈利能力。保险公司承保交强险所带来的巨大亏空,完全可以通过商业车险的盈利弥补过来,并且还有不菲的利润。这就是交强险之于保险公司的真正价值,真可谓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另外,交强险对保险公司之所以有极大的吸引力,是因为从事交强险业务,有助于完善公司的产品谱系。交强险是政策性保险,具有较高的保险密度,公司通过开展交强险业务,可以获得大量的客户有关信息。这些信息对保险公司非常重要,一方面,公司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发现潜在客户,提高保源转化为保单的成功率;另一方面,通过对客户信息的分析,根据客户的具体特点和需求,适身设计针对性很强的保险组合产品。
一位保险公司人士坦言,保险公司通过从事交强险业务,可以获得大量的现金流,缓解公司在支付能力方面的压力。另外,交强险业务中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数额巨大,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对这些资金的投资运营,赚取可观的投资利润。
总之,从事交强险业务,即使不盈利,甚至出现亏损,但还是会给财产险公司带来一定的利益。所以,保险公司可以不在乎交强险到底是“不盈利”还是“真亏损”,真正在乎的是能不能一并销售商业车险,并在商业车险中谋取巨额利润。 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