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顶层设计问题早已解决,时下最为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落实——~~~
顶层设计问题早已解决,时下最为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落实——~~~
顶层设计问题早已解决,时下最为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落实——~~~
顶层设计问题早已解决,时下最为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落实——~~~
顶层设计问题早已解决,时下最为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落实——~~~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顶层设计问题早已解决,时下最为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落实——
政府信息不予公开阻力在哪
付小为
  郑州消费者赵正军三次申请,要求卫生部公开生乳新国标制定会议纪要,遭到卫生部拒绝,赵正军随即将其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日前,法院判令卫生部在法定时限内作出答复。

  此前,卫生部拿出非信息制作单位、会议纪要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公布纪要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增加行政管理工作负担”等理由,辩称不予公开的合理与必要。然而,法院认定,会议纪要不予公开的理由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这不仅作为个案认定,也将作为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典型判例,对此后相关案件的判决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公民锲而不舍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终得法院判决支持,不少人站在这一角度,认为当下的结果是一个“双赢”。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可能还过于简单和乐观。

  我们看到,公民申请信息公开的过程愈是曲折,很可能愈发表明社会信息的封闭状态。

  确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本意在改善政府工作,保障公民监督权。因为公开,民众监督的无形压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权力的滥用和失当。从这个意义上,公开应该主动作为,而不是被动应对,甚至敷衍塞责。把所有信息握在手中,等待公民“上门”申请,再予以答复,应当说,这样的形式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公开。更何况,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有公民申请政务公开,通常也会受到重重阻力。

  既然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均有相应要求,政府信息公开的阻力在哪?

  以生乳新国标制定会议纪要来说,实际上,新国标甫出即陷入质疑漩涡。不公开的几大理由,尤其是所谓“影响社会稳定”,让人疑惑,公开究竟会怎么影响社会稳定?

  应当说,政务信息公开的顶层设计问题早已解决,时下最为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落实公开。该公开的事项不公开、选择性公开、避重就轻地公开的情况不是个别地区、部门的问题,政府部门、机构的行事逻辑并没有以公开为首要前提。

  司法判决卫生部公开答复有一定指征意义,但更多没有公开的类似情况,那些不愿公开、不予公开来自于哪里?如何让公开主动、常态?更值得思考。

  长江日报(付小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十年之变
   第A09版:十年之变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政府信息不予公开阻力在哪
南京市委书记现场爆料十九名新闻发言人逃课
九成左右大学生提笔错字
后海“朗读大爷”一道“有声景致”
广告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4政府信息不予公开阻力在哪 2012-10-23 2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