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记者今晨在控江街道早餐疏导点体验“放心早餐”看到——~~~
本报记者今晨在控江街道早餐疏导点体验“放心早餐”看到——~~~
本报记者今晨在控江街道早餐疏导点体验“放心早餐”看到——~~~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今晨在控江街道早餐疏导点体验“放心早餐”看到——
“蓝马甲”持证热卖煎饼油条
邵宁
■疏导点摊主穿上蓝马甲,卖热腾腾的早餐    见习记者 陈梦泽 摄
  大饼、油条、粢饭糕……这些香喷喷的马路早餐,让市民和上班族又爱又怕。爱的是这些早点味道好,买起来方便,在上班路上就把早饭解决了;怕的是小摊贩用的油不正宗,卫生得不到保障。

  今晨7时半,记者在双阳路靖宇中路口看到了一个早餐疏导点,五六个身着统一蓝马甲的摊贩正在忙碌,马甲上写着“控江社区便民服务”字样。这里一共四五个摊位:卖煎饼和油饼的、卖豆浆的、卖大饼油条的、卖粢饭和油豆腐粉丝汤的。“给我一个葱油饼,加个蛋!”“2块5。”一位骑自行车送孙女上学的老人停下来买了个饼。人行道上还摆了几张小桌子,几个上班族坐在那里喝豆浆。记者也买了碗粉丝汤,4元,内有鸡鸭血、油豆腐、百叶包,满实在的。

  卖葱油饼和煎饼的徐遵辉是上海人,住在附近的控江四村。他说,母亲摆了20多年早点摊,做的“山东煎饼”很有名气。前几年,母亲去世,他从企业下岗后,和妻子一起摆出早点摊。以前摆在永吉路、沧州路。几个月前街道设立这个早餐疏导点,老徐就到这里来了。“阿拉还去做了体检,办了健康证。”老徐说,他们用的油是从乐购买的,面粉是从批发市场进的。

  记者发现,每个摊位上方都挂着一张“上海市食品摊贩临时经营公示卡”,标明经营者姓名、经营时间(6:00-8:00)、经营品种。杨浦区城管大队控江分队队长郑裕华和两名队员正在现场巡查。他说,像这样的早餐疏导点,控江社区共有4个,3个在室外,1个在室内,共容纳36个摊位、73个从业人员。另2个室外的分别在双阳路辽源东路和黄兴路抚顺路;室内的在抚顺路长岭路,还经营生煎、馄饨、面条等。

  据控江街道食安办主任周圣龙介绍,因为周边缺少点心店,居民有在路上吃早餐的习惯,但流动摊贩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控江社区结合创建上海市食品安全示范区,尝试对无证无照早餐摊进行相对集中的规范管理,从今年5月起,在社区范围内共设立了4个疏导点,“定点定时定人定业态定标识”,同时组织摊主进行体检,还要求摊主保留食用油、面粉等原料的进货凭证,不定时抽查。  本报记者  邵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十年之变
   第A09版:十年之变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本市早餐工程实事项目布点过七成
“蓝马甲”持证热卖煎饼油条
广告
新民晚报要闻A03“蓝马甲”持证热卖煎饼油条 2012-10-23 2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