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说江南美,江南好。从古至今,无论是诗歌,歌曲,还是人们的眼里,总不乏对江南的赞美和喜爱。
白居易爱那“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韦庄更叹“断肠春色在江南”,而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荷叶、月光、树木,梦幻般的意境让人不禁遐想悠悠。江南,仿佛成了富庶、美丽、含蓄的代名词了。我一直觉得,上海,也是江南的一部分。只是长久地生活在大都市的繁华与喧嚣之中,早已忘了最初的江南风情是什么样的了。那些荷塘莲藕,画栋排檐,珠帘细雨,也只有在书中和梦中方能领略。
犹记得,一个凤凰花开的盛夏,我去到了一个江南小镇,体验了一把与众不同的江南生活。
双脚刚刚踏上那片略有些湿润的土地,感觉到每一寸空气中都弥漫着江南的气息。青石板的小桥,缓缓穿梭的船,细雨蒙蒙的天……我不停地用相机捕捉这些江南的气息,不想放过任何小细节。然而,最打动我的却不是这些如画的风景,而是那里的人。
我们选择了民宿,既能省钱,又能更好地体验江南独特的生活,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我们住的房子不大,全是用竹子搭起的小屋,屋内没有电视、空调,只有简单的竹桌、竹椅、竹床和挂在墙上的苏绣。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纯朴,浑然天成,没有一点捏弄做作的感觉,一日三餐也都是地道的农家菜。鱼虾是早晨刚捕获的,活蹦乱跳,野菜也是自家种的,摘了就吃,新鲜得很。不多加调味料,也无繁杂的烹饪技巧,一切都忠于原味。
第一次吃农家野菜时,我不禁轻声嘟囔了一句:“怎么那么淡啊……”那位纯朴的妇女听见,笑了:“小姑娘,我们做菜不像你们城里人,什么酒啊酱油啊味精啊,都往菜里倒,那菜本身的味儿不就没了吗?”见我似懂非懂,妇女便往我碗里夹了一块鱼肉,冲我微笑着点点头。
我将鱼肉送进嘴里,顿时,一股鲜味伴着淡淡的清香在我嘴中弥漫开来,一点儿鱼腥味儿也没有,那盘中也没见到红红的酱和大把大把的葱姜。“这鱼……虽然味道淡淡的,但很好吃……”我惊喜地说道。妇女眼里的笑意像是化开了:“简简单单的,才是最美的。”
我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位妇女,简直不敢相信她的嘴里竟说出这么美的一句话。这时,我才发现,她的眼睛,就好像窗外的天空那般清澈。再看这桌上的农家菜, 这自然纯朴的屋子,妇女脸上淡淡的微笑,我不禁要醉了,好像采莲女的歌声就在耳旁飘摇着,整颗心都要融化在这江南韵味中了。
果真像是香山居士所赞:“能不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