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校国际文化周即将揭幕。这次的中文主题为“圆”:简单的字,简单的图形。所对应的英文主题为“inclusiveness”,含义更丰富。
这个夏天,中山北一路老校区在滂沱大雨中被夷为平地。五十年的校园从这里出发,也在这里到达终点。都说:圆是终点,亦是新的起点。两年后,随着新楼落成,它定将成为一个崭新的起点。而借居城市东北角的临时校区,虽只担负短短的使命,却义无反顾地画了一个圆满的起点,朝着自己注定的终点迈进。也许,人生就是这样的过程。人生之“圆”就是由一段又一段由起点至终点的路程拼接起来的,只有每一段路都尽力走到极致,这个圆方能圆润与完美。
再看inclusiveness这个词。它有“包容”的意思。圆这个图形,不正是这样吗?爱因斯坦曾说过:“学的东西越多,圆的周长越长,圆的周长越长,则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就越多。”于莘莘学子而言,生活中最大的圆就是对知识的收获,但这绝不是封闭的图形。它将以几何级的速度扩展:汲取新知识;体验新人生;拓展新领域。
古人曾有“天圆地方”的说法,虽缺乏科学性,倒也不乏哲理。观天下,多少事物不近完美,而这片天空,不都将它们包容了吗?包容知识,包容他人,包容社会,包容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是为本届国际文化周的主旨,更是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