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发展到今天,解决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民众的普遍诉求。“宜居适度”“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水净”,这些出现在十八大报告中的“美丽词汇”,也成为党代表们口中的热词。
杨建荣金山也要“天蓝地绿水净”
谈到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十八大代表、中共金山区委书记杨建荣感触极深:“这既是对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清醒认识,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更是对人民群众环境生态诉求不断增长的积极回应。”
“一说到金山,人们想到的就是化工。40年前的历史选择,上海把化工业布局在了金山,金山也为全市乃至全国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杨建荣回忆,在缺衣少布的年代,大力发展化纤,当时生产的“的确凉”,三件衣服里面有一件来自金山石化。
化工业对环境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杨建荣说,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说不发展,而是要科学发展,更好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提高生产技术标准,另一方面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杨建荣回忆他曾前往德国考察,发现一家化工厂的水是直接排放到莱茵河的,一经了解原来是水处理的水平很高,排放的水达到了二级水的标准。
“我们也正在这方面做出努力,现在水处理的标准已经从以前的35个指标上升到106个指标,我们还改变了饮用水的取水地,目前金山区域里的所有饮用水都来自黄浦江。金山水厂也在进行二期改造。”杨建荣透露,不包括水厂改造,仅取水地保护、水质处理和管网改造,金山区今年就投入了12个亿。
杨建荣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关键是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我们的转型发展就是一个产业调整的时机,未来的金山,要改变一翼特强,做到两翼并举,通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在若干年后,改变人们眼中金山的固有形象,建成‘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城区。”
严林妹低碳发展建设“美丽崇明”
“作为来自生态岛崇明的党代表,我觉得,建设‘美丽中国’,上海可以从建设‘美丽崇明’做起,加快崇明生态岛的步伐……”十八大代表、崇明县公路管理署乡道管理科科长严林妹说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话题,一脸的兴奋。
她介绍说,几年前,上海市就编制完成了《崇明岛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提出将按照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总体目标,把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项目建设、措施管理和政策配套,力争到2020年形成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初步框架。“这份《纲要》把生态环境作为重要的调控引领指标,共有18个生态环境类指标,涵盖了污染物总量控制,强化环境管理和环境质量的要求等内容。”
严林妹告诉记者,党中央现在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崇明县通过低碳发展模式建设生态岛,既是一个新的机遇,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她建议应该在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绿色环保产业。
严林妹特别提到了崇明正在进行的“全生态养老社区”示范基地建设,“养生养老产业是下一个十年中国最具有潜力的产业,崇明应该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全面推动养生养老事业的发展。这样既促进了经济,也不会破坏环境。”“‘美丽崇明’建设好了,人民群众就能幸福地生活在优美宜居的环境中,呼吸新鲜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严林妹憧憬着崇明的美好未来。
特派记者 潘高峰 江跃中
(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