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2012年中国网络支付安全状况报告》显示:今年国内网上支付整体安全使用状况较好,调查中认为安全或比较安全的用户总计占到78.7%。不过,尽管目前保护上网安全的“金钟罩”越来越多,但仍然有半数用户不知如何保障支付安全。
黑客无所不用其极
如今,中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1.87亿人,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34.8%。其中,第三方支付和网上银行支付并驾齐驱。数据显示:在目前主流的网上支付渠道中,支付宝还是最让网友放心,其整体安全评价率达到92.1%;而紧随其后的是银联在线和财付通。
不过,因为黑客无所不用其极,用户可能遭遇的网上风险依然很高。其中,钓鱼网站诱骗支付依然占首位,有64.4%的用户表示自己是由于遭遇虚假网站欺骗后贸然支付;而排名第二位的“支付账号或密码被盗”的提及率只有19.2%,排第三位的“支付过程中遭遇病毒和木马”也只占11%。
及时更新安全知识
保障支付安全的方法如今到底有哪些?从调查结果看,网上支付用户用得最熟练的还是电脑杀毒和防火墙,但仅占30.8%;接下来,表示知道使用动态密码、动态口令卡的有30.6%,知道设置复杂的强安全密码的有29.9%,知道绑定手机的有25.1%,而知道安装数字证书认证的已不到20%。
网上支付“防火防盗”离不开知识更新。CNNIC分析师孟凡新提醒说:“消费者积极绑定手机或使用数字证书等安全产品,不仅能够提升自己支付的安全性,还能获得支付平台的赔付保障。”另外,要注意不要在网吧等公共电脑上输入私人账号信息,不要随便登录未知网站链接。
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