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化的进展,进城务工的农民兄弟越来越多,如何照顾老家独守空巢的老人,使他们能安享晚年的问题已日益突出。
邻居家的钟点工小王夫妇均在沪打工。老家的父母亲都已年过七旬。父亲患肺结核和糖尿病,母亲有高血压,日子过得拮据,老父亲干脆放弃了所有治疗听天由命。小王夫妇月收入近万,虽然自己也有子女,但细算下来每月还有一两千元结余,可小王每年只给父母二三百元。经年累月也不回去看望老人。同伴常说他们不孝,他们却不以为然。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现在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所谓赡养,是指生活上的照顾、经济上的供养、精神上的慰藉。看起来,小王一条也没做到。
小王夫妇虽然生活得并不容易,但日子过得也还算滋润。小夫妻俩在自己吃香喝辣的时候,忘记了当年父母亲是怎样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的,即使知道了也意识不到自己有赡养老人的责任。等他们想要好好孝敬父母时,父母可能已不在了,所谓子欲孝而亲不在。
要解决这类问题,一要靠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政府部门要将其列入民生建设的重要环节;二要靠法治。对于遗弃或者变相遗弃老人的,法制能主动找上门去或者将其纳入个人诚信记录;三要靠教育。要让青少年从小树立饮水要思源、为人要尊老的准则,家长们对子女的教育不光是抓学习成绩,更要教育其子女怎样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