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从和晶那里,朱波了解到更多的细节
尾山宏参与日本战争罪行诉讼的经历,从1963年就开始了。当年,日本史学家家永三郎发现文部省(日本中央政府行政机关之一,负责统筹日本国内教育、科学技术、学术、文化及体育等事务)删掉了历史教科书中由他编撰的“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等全部内容,他与33岁的尾山宏起诉文部省。32年过去,家永三郎先生已经过世,但在尾山宏的努力下,“教科书诉讼案”终于胜诉。
1994年5月,日本法务大臣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尾山宏先生与律师小野寺利孝先生在8月成立了“中国人战争受害要求索赔律师团”,口号是:战后50年,日本的良心被追问。按日本法律规定,跨国起诉日本国家的案件,原告国的律师是不准出庭参与法律程序的,这类案件都必须由日本律师代为诉讼。
在尾山宏带领下的律师团规定,不向中国受害人收取代理费,受害人来日本的一切费用均由团内解决。律师团的经费是由退休日本老人组成的“支持会”捐出的退休金,这远远不够。八年来,他们已经花费了800多万元人民币。律师团最大的开销是请中国受害者到日本出庭。中国当事人从走出家门,到日本打官司,再回到家,这个过程中自己不需要花一分钱,因为律师团是免费为中国受害者诉讼。很多时候尾山宏需要从家里拿钱,夫人对他非常理解和支持。尾山宏先生他们提起了近30件诉讼案,但胜诉的案子很少,不过,在他们看来,胜利固然令人高兴,但面对失败,他们也不觉得沮丧,认为这本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情,得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和晶最后说:人不是靠国别来区分的,而是因心灵与人格来区分的。朱波听着听着,被这个为了正义持续斗争了将近40年的日本老人打动了,说:“如果这人确实特别好的话,也不是不可以考虑。我再核实一下,找到参与诉讼的中方律师谈谈。”
朱波调看了所有能搜集到的尾山宏的资料,约见了几年来一直跟拍日本律师团的纪录片导演,还邀请了和尾山宏并肩工作的中方律师。他们拿来了图片、文字、影像等各种资料,告诉朱波,老先生在日本压力特别大,右翼分子叫他“日奸”,当时去日本战争索赔的人没有钱,老先生给他们垫去日本的路费和食宿费,还请了一帮律师组成律师团,真的不容易。尾山宏的举动触怒了日本国内右翼势力,许多人给他发来恐吓信,还经常在半夜里打恐吓电话……但尾山宏对此不屑一顾:“他们越猖狂越表明自己心虚。”
朱波越是深入了解尾山宏所做的事情,越觉得惭愧,他承认自己以前确实狭隘了,老先生在国内顶着那么大压力给中国人做事,日本人管他叫“日奸”,如果我们中国人也不理解他,岂不跟日本右翼分子一样了吗?如果尾山宏不得奖,朱波倒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了。但朱波也有隐隐的担心,这是《感动中国》的第二届,正是备受瞩目处于上升趋势的时候,如果观众不接受这个日本人,那节目会受到很大冲击,有损整个品牌形象。但不管怎样,朱波还是觉得,这位老先生可以超越国家与民族的界限,那么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勇敢,站在人类正义的高度向尾山宏致敬,让更多人看到,日本民间还有对战争深刻反省,为了维护正义不懈斗争的人。
朱波把尾山宏的资料整理后,送交梁建增。梁建增也一惊:“你怎么找个日本人来?”朱波说:“这不是一般的日本人,我给您讲讲他的故事。”梁建增听后,说:“这人挺好的。他入选《感动中国》也能体现咱中国人的胸怀,不能那么狭隘。”梁建增再往上报,报给新闻中心主任李挺,李主任反应也是一样:“怎么选了一日本人进来?”再听陈述理由,也觉得挺好。这个人物很快就被转交到推委会委员们的案头。经过征询推委们的意见,节目组终于决定将尾山宏列为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推选这一个人物,对《感动中国》来说是个相当大胆的突破。除了担心观众的反应以外,节目组还担心尾山宏先生自己是否愿意接受这个奖项,因为毕竟他在国内已经压力重重,也不为一些同胞所理解,这样一个来自中国的大奖颁给他,会不会给他造成更大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