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社会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元旦佳节 三家34人喜相逢
~~~元旦佳节 三家34人喜相逢
~~~元旦佳节 三家34人喜相逢
~~~元旦佳节 三家34人喜相逢
~~~元旦佳节 三家34人喜相逢
~~~元旦佳节 三家34人喜相逢
~~~元旦佳节 三家34人喜相逢
~~~元旦佳节 三家34人喜相逢
     
2013年01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失散68年兄妹巧续前缘
元旦佳节 三家34人喜相逢
陈浩
  一段“失散”了68年的兄妹情,因为病房中病友间的几句闲聊,竟奇迹般地得到了重续。近日在浦东新区祝桥镇,72岁的傅林生与69岁的小妹重逢的故事,被人津津乐道。昨天,记者赶到祝桥镇,见证这段传奇。

  送人抚养

  傅林生老伯家住祝桥镇立新村14组。记者看到,他家新建的楼房宽敞高大,屋内干净整洁。但68年前,茅屋破旧,充满了痛苦和悲惨的回忆。

  兄弟姐妹7人,他是老六。“爸爸妈妈每天靠打渔、做零工勉强生活,日子十分艰苦。”父母实在无法养活这么多孩子,将最小的女儿送给了他人。

  小妹傅林娟,被送走时才1岁,还在吃奶。她改了姓,从此音讯全无。

  昨天,记者看到,今年69岁的小妹傅林娟(现名金林娟)已是一头白发。她说,她先是被三八村一户人家收养。“日子太苦了,天天吃不饱。”7岁时,养母将她送给另一户人家抚养。25岁时,金林娟嫁入一户陈姓人家,随后和丈夫赴新疆参加建设兵团。

  两头寻找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傅林生的父母相继去世。失去亲人的痛苦,让模糊记忆中的小妹越来越令人牵挂。“她在哪里?”他开始到处打听,并找到邻村三八村。终于得知妹妹去了一户盛姓人家,后来又辗转被送至一户金姓人家,但线索断了——妹妹去了新疆。“我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她了。”

  而另一边,傅林娟被送给他人收养时,实在太小,根本不记得家中情况。直至去年8月,按政策从新疆回沪的金林娟才有机会正视自己的“身世”。第一户收养她的那户盛姓人家,养母临死前将情况告诉了她。她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叫什么名字。“但68年过去了,村子早就不是原来的村子,我的兄弟姐妹或许早已不在。”

  前缘重续

  谁也没想到,亲情的引力如此之大,世间的巧合如此之妙,去年12月中旬,事情突然有了“利好”。一天,金林娟的老伴因胃出血到祝桥镇卫生院看病,住院期间,和同室一名姓张的病人聊天。金林娟说起自己原也是立新村人,后来才被其他人家收养。一说父母名字,对方惊呆了。“我认识。”原来,他是傅林生一个村的老邻居,对他情况知根知底。

  邻居张老伯出院后,立即将这一情况告诉傅林生。傅林生马上赶到医院,一看到妹妹,两人激动得抱头痛哭。“一眼就认出是自己妹妹?”记者问。“还用问吗,一看就知道。”这一时刻,围观者无不为他们祝福。

  双方子女得知此事,都激动地说要办“认亲会”。如今,傅家兄妹7人只剩3位在世(另一位是傅林生的姐姐)。元旦,三户人家共34人相聚一堂。

  本报记者 陈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冬令热线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财经周刊
   第A14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A15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A16版:拍卖指南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国家艺术杂志/博物剪影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04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连载
失散68年兄妹巧续前缘
隔离栏卧倒一周无人修
明珠湖捕捞起巨型鳡鱼
微博微信齐上阵 号称抽奖骗运费
热线专递>>>
广告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社会新闻A06失散68年兄妹巧续前缘 2013-01-05 2 2013年01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