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防范
两项条例草案分别为《食品通用制作规程、危险性分析与风险防范控制》和《人食用农产品种植、收获、包装和储存标准》,旨在落实先期由美国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通过、继而由总统奥巴马2011年1月4日签署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
受药管局监管范围内80%的食品供应适用这一法案,包括农产品、乳制品和海产品。牛肉、家禽和一些蛋制品受农业部监管。法案主旨是赋予药管局防范疾病暴发的必要手段,而不仅仅在消费者食用受污染食品后作出反应。
法案增加对药管局的授权,包括可以强制企业召回产品、有权检查农场和食品工厂内部记录。法案要求药管局增加2000名检查人员,尤其针对易受污染的“高危”设施。
适用面宽
4日发布的两项条例一旦生效,美国将首次施行一套强制标准,用以防范农场正在种植或已经收获的农产品受到污染;另外,美食品制造商须制定规划,用以防范产品诱发传染疾病。
分管食品和兽医的药管局副局长迈克尔·R·泰勒说,尽管食品不同、生产方式相应不同,监管部门正为整个行业设定一套普遍适用的安全标准。
“这一体系的效力来源于科学,并非没有特定针对性,因而适用于所有种类(食品)的生产,”泰勒说,“我们希望因循得到广泛认可的准则,让它们适用于有着广泛多样性的食品供应链。”
落实艰难
《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受到国会两党议员、总统和一些消费者权益维护团体和食品产业代表支持,落实却面临不小阻碍。
两项相关条例草案的发布多次延误,让不少支持者愤怒。药管局4日发布的草案耗时一年多,才得到行政管理和预算局最终批准。一些人推测,除条例自身问题,政治因素可能妨碍条例出台。另外,《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要求药管局增加检查人员人数,却没有额外提供预算资金。
药管局4日发布的条例草案迈出重要一步,却可能仍需等待数年,才能成为强制性法规。
民众有120天时间发表见解。药管局将举行多场听证会,听取修改条例的建议。农场适应新条例有至少两年过渡期,意味着与农场相关的条例至少3年后才能生效。“我们希望获得大量意见,我们对未来如何改进这些条例持开放态度,”泰勒说,“我们希望这些条例以科学为依据。”
谢彬彬(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