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丽萍 文
黄山之上,在皑皑白雪覆盖之下,一棵巨大的松树越发苍劲挺拔。这张照片拍摄于1994年,拍摄者施平当时已是83岁的高龄老人。
101岁的施平已连续出版了三本个人摄影专辑,在“光与影”之间演绎百岁人生的长寿乐趣。今年,百岁老人施平的新年心愿是:在102岁的时候,出第四本摄影专辑,那专辑和他少年时代的梦想有关。
浙大篮球队中锋队长
一张老照片,黑与白的色彩,看上去很是有些年头,但照片里的人却是个个英气勃发,青春逼人。那是浙江大学篮球队在1933年的合影,前排左二就是篮球队的中锋队长施平,那年他22岁,在浙大农学院专攻林业。
“我少年时想去西北种树,改造沙化环境,所以选择了浙大农学。”101岁的施平并非调侃,当年他的确作出了这样的选择。但时代的风云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他没有成为“种树专家”,而在峥嵘岁月里展开了他的革命人生。其间,他做过记者,更多时候他是职业革命者。
夫妇携手走过70年
青年施平身穿新四军军装,头戴军帽,脖子上是毛围巾——那是1941年的冬天,30岁的施平在苏中抗日根据地,一位战地记者为他拍下了这张老照片。与篮球中锋队长的洒脱不同,这张照片里的施平更多是戎马倥偬的干练。
这张照片也是施平夫人蒋炜的最爱,正是在苏中抗日根据地,年轻的蒋炜遇到了施平,开始了他们携手一生的婚姻。家里的书柜上,有一张他们两人在2003年拍摄的“钻石婚”合影——从1943年到2003年,整整60年,照片中的两位老人乐呵呵的,漫长人生就这么一路走来,有你有我。
再出专辑实现“少年梦”
施平曾任上海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上世纪80年代,施平离休,摄影就成了他生活中的“主业”,他到各处采风,相册里留下最多的是各种花草。
“我喜欢荷花,小时候我云南家乡有荷塘,常常会想起来。”施平说,他专门出了一本“荷花摄影专辑”,送给亲朋好友,请大家分享荷花之美。
不仅是分享荷花之美,所有的摄影作品都能为大家带来美的分享。在施平眼里,每次摄影都是一次健身、一次发现,一次分享。你想啊,走到庭院里、公园里、田野里、山间溪旁,发现一处好看的风景,拍下了,用脑用心,锻炼了筋骨,陶冶了情操,再用照片把所有的美好传递给大家,这是多美的过程。
所以,新年里,102岁的施平要出他的第4本摄影专辑——《走进大西北》。走进大西北,做一个种树的人,那是少年施平的理想,而今,百岁老人施平要用“光与影”实现他的少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