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两人都在家务农。后来当地一家金属加工企业要征村里的土地,村里便安排了一些村民进厂当工人。丁松庆和卫六庆就在那时进了这家金属加工厂。
丁松庆说,因为之前世代务农,进厂后,他们从最底层的小工做起,尽管如此,也觉得机会难得。“入厂没多久,厂里来了个医生,拿出一份文件,上面还盖了章。”
因为年代久远,当时的一些事情,两人已记不太清了,但丁松庆可以肯定一点,那是关于办理残疾证的事。
“本来和我们没什么关系,没想到最后发现,文件上有我们两人的名字。而且我的名字下面写着‘小儿麻痹症’,老卫写的则是‘长短腿’。”丁松庆说。
好好的两个人“被残疾”了,尽管自己并不情愿,“但因为刚进厂,也不敢随便得罪人,所以也就默认了。”丁松庆说。
没过多久,两人拿到了残疾证,上面写着“肢体残疾四级”。“我们当时追着厂里的负责人问,这张证会不会对我们有影响。他告诉说没关系,叫我们不用担心。”丁松庆说。
今年初,丁松庆和卫六庆从厂里退休了。但村里乡亲的一句玩笑话,让两人坚定地想要摘掉自己头上“残疾人”的帽子。但想要“摘帽”又谈何容易。为了这事,他们找了几个相关部门进行交涉,但一直没得到答复。
余杭区残疾人联合会一位负责人说:“以前也有一些残疾人身体恢复正常功能后,来申诉撤销残疾证的事情。两位大伯可先过来,弄清具体情况再操作改正事宜。” (朱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