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舞步,漂亮旋转,时而舒缓时而高亢的音乐……昨天下午,在上海田林体育俱乐部的舞厅,记者见到了一群倾情舞动的老人。他们的舞步虽然没有年轻人灵动,却与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他们的腰肢虽然没有年轻人柔软,但自信的笑容却与银发交相辉映。舞出别样夕阳红,他们找到健康与快乐。
舞出达人
“看,他们就是那对去人民大会堂表演的舞蹈达人!”68岁的石涛和58岁的祁小妹是舞厅的两位大名人,两人一出现在舞厅,就立即引来不少“注目礼”。
在去年年初举行的第三季“中国达人秀”比赛中,他俩从10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最终登上人民大会堂的表演舞台。颇有难度的托举、旋转、翻腾……相比普通的交谊舞,他们自创的表演更令人眼花缭乱。“这是真正的达人,我要给你YES!”三位评委的评语让两位“舞林高手”对舞蹈的热爱更深了一步。
“我一辈子默默无闻,老了练跳舞,反而跳出了名堂。”在石涛看来,舞蹈其实是个展示自己的过程,从跳舞中收获自信、快乐和成就感,是不少中老年朋友爱上跳舞的主要原因。而对祁阿姨而言,跳舞也是青春岁月的重温。“来跳舞的人中,不少年轻时都是当时小分队的文艺骨干。如今退休了,重拾昔日爱好,能找回年轻时的感觉。”
舞出健康
“我很喜欢跳舞,一听到音乐就想跳。”刚刚跳完舞出来的顾燕萍红光满面,整个人似乎还沉浸在音乐中。今年58岁的她来田林俱乐部跳舞已近10年,之所以喜欢跳舞,是因为信奉“跳舞的女人永远都年轻”。
在田林俱乐部,和顾燕萍有相同爱好的人不少。俱乐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俱乐部舞厅每天分三场开放,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双休日,几乎每场都会有200-300名跳舞者,而在早上和下午的两场中,清一色全是退休的中老年人。
记者在舞厅仔细观察,发现这样的规律——来跳舞的老人大都身材苗条、脚步轻盈。从医学角度来说,舞蹈是一种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几分钟的舞蹈足以让颈椎,脊椎和全身肌肉得到彻底放松,舞蹈中的不少技巧动作都能锻炼身体各局部的小肌肉群,对身体十分有益。
顾阿姨坦言,跳舞帮自己成功减肥,“跳舞还是防止‘三高’的最好方法。我利用业余时间跳了8年舞,体重从原来的140斤到现在的100斤,身材好了,人也精神了,一举两得。”
舞出快乐
66岁的毛志芳先生与舞结缘是受爱人的影响。刚开始,他只是陪着爱跳舞的爱人一起来,“替她看包。”观摩得多了,渐渐也就摸透舞步的门道,然后就被夫人拖下舞池一起跳了。“现在我每天都来,大风大雨都挡不住,有时候在家里,我和爱人两个人也会打开音乐跳一段。”毛先生笑呵呵地说道。
跳舞也是一种社交方式。因为共同的爱好,中老年舞者可以在这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聊天跳舞,也就减少了退休后的孤独。
“他呀,为了能跳舞,连国外都呆不住了。”一位阿姨指指旁边的一位老先生说。原来,那位老伯的孩子移民加拿大,让他和老伴一起过去,但他只在那里呆了一个月就回来了,“不习惯那里的生活,在这多好啊,每天这么多人一起跳舞,很开心。”老先生乐呵呵地说。
【后记】
2006年春晚的舞蹈《俏夕阳》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老人们那种从心底迸发出的快乐,感染了很多人。
跳舞是一种优雅的健身。采访中,一位位老人挺拔窈窕的身材和曼妙优雅的气质,让人羡慕不已。在这个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社会,如何让老年人在运动中享受快乐,是体育正能量的一种社会传播。
对这些老人而言,夕阳也美丽。他们聚到一起、乐在一起,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乐趣。这是他们的快乐,也是晚辈的开心,是家庭的和睦,是社会的和谐。
体育为媒,老有所乐,不也是美好生活、美丽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