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察员要求下,吴某与员工代表进行了长达3小时的沟通,最终达成协议,解除劳动关系,于1月5日把工资及相关补偿近12万元支付给21名员工。
这是近日发生在杭州西湖街道的一幕。近两年,杭州率先在全国建立“劳动关系和谐指数”评价体系,致力打造“无欠薪城市”,今年的新一轮指数评价已启动,尤其针对春节前小微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工资支付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
统计显示,作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经济发达地区,杭州市在“劳动关系和谐指数”评价工作指引下,2012年共监察检查用人单位12.4万家,同比增加15.8%,立案查处劳动者举报投诉案件4997件,同比减少14.8%,为11137名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处置平息相关突发事件72起,同比下降52%。使欠薪这个难题在杭州有了明显好转。
据悉,杭州市的清欠工资额度从2006年开始首次出现下降,由2005年的9681.5万元下降到2011年的2112.6万元,已连续六年呈下降态势,年平均下降幅度达28%。
杭州建设的劳动关系和谐指数评价体系采取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官方统计数据和第三方调查相结合的办法,从政府部门、企业、劳动者3个方面入手,对全市13个区、县(市)完成市政府各项目标任务情况、企业执行法律法规情况以及劳动者的满意度等进行综合评价,按得分高低排名公布。2012年杭州又将此纳入市政府目标任务考核,实施常态化管理。
据了解,杭州市在五年时间中将劳动保障监察员队伍壮大了近3.5倍,还开展“网上监察”,接受网民投诉举报和咨询。截至目前,设在本地人气最高“19楼论坛”的“劳动维权”板块已接受咨询3万余次,受理欠薪案件100余件,协调拖欠工资案件数百次。
(方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