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由上海交大团队自主开发,经过多年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具有主动升沉补偿、实时张力监控、动力定位和虚拟监控等关键技术。主要用于执行海底热液矿物取样、大洋深海生物基因和极端微生物的研究等大洋深海调查任务,同时也可用于海洋石油工程服务,水下管道、电缆检测维修,以及海上救助打捞等各种水下作业。
系统能够下潜至3500米深海,实现深海长时间、大功率、精细作业,通过动力定位系统能在深海中宛如“定海神针”,稳定地用机械手对海底资源进行取样。这一系统在中国大洋协会组织的第21、22、26次大洋全球科考航次中多次成功应用。2009年首次应用时就曾在东太平洋深海自主发现巨大的大洋深海黑烟囱并进行精细观察,还用机械手获取了热液黑烟囱样品;此外,它在南大西洋的科考中对热液硫化物和生物资源科学调查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重大成果。
本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