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秋天,有游客先后将两只鸭子放生在公园湖中,公鸭是野鸭品种,母鸭是一般的家养鸭子。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一公一母不同品种的鸭子竟如胶似漆,形影不离,结下了“百年之好”。去年7月,鸭子一家迎来了14只可爱的鸭宝宝。大宁灵石公园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碧波荡漾的湖面,鸭子一家“衣食无忧”但也是险情重重,同处一片公园蓝天下的白鹭、灰鹭、黄鼠狼等对幼小的鸭宝宝虎视眈眈;雷电暴雨等极端天气,也让小鸭子经受考验,在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下,不久就有8只鸭宝宝失踪了,随后,由于游客的乱投乱喂,让母鸭和一只鸭宝宝先后“撑”死,留下鸭爸爸又当爹又当妈,辛苦拉扯着剩下的5只鸭宝宝。本报为此向百万读者发出护绿倡议:爱护“小精灵”,请别投喂零食(相关报道见2012年8月12日A2版)。
本报护绿倡议发出后,游客乱投乱喂的行为大为改善,鸭子一家幸福生活在蓝天下、碧水中。
不料前几天,园方例行巡视到鸭子生活的湖边时,原本不怕人的鸭子迅速地游走了,躲得远远的,这让园方工作人员很纳闷。鸭子与人很亲近,为何有这么奇怪的举动,再清点一下,他们发现少了一只鸭子,不久就在不远处找到了不幸被射杀的鸭子。园方分析认为,中弹的鸭子尸体发现处就在湖边上,没被捡走,估计不是游客为了“尝野味”大开杀戒,更多的可能是“找乐子”。
“这样的不文明举动,让可爱的鸭子倒在公园这片美丽的家园,给上海的生态文明建设抹黑,于心何忍?”为此,园方再度通过本报呼吁,“爱护美丽上海,从关爱同一片蓝天下的小精灵做起,给它们营造一个安详温馨的家园,让鸭子一家快快乐乐、世世代代生活在都市公园内,共创天人合一的自然美景。”
本报记者 沈敏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