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拍摄于1938年2月9日下午,是童小鹏同志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门前拍摄的。照片中前排左起:孟庆树(王明的夫人)、邓颖超、张晓梅(徐冰的夫人,也有人提出这不是张晓梅,可能是“孩子剧团”的负责人)、张越霞。照片中最右边手拿帽子的是我的父亲袁超俊。
车上一群穿着八路军军装的孩子们,是在抗战期间活跃在大江南北的“孩子剧团”的小团员。小团员乘卡车从汉口洪益巷培心小学抵达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准备参加第十八集团军武汉办事处举行的欢迎会,孩子们还没下车,站在办事处门前的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就迎了上去,邓颖超高兴地站到汽车驾驶室旁边的踏板上,让童小鹏同志给他们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上,邓颖超和“孩子剧团”的小团员们笑得多开心啊!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的战火延及了华东的上海滩。在党组织的关心下,上海难民收容所内的中、小学生和童工成立了“孩子剧团”。“孩
子剧团”在大街上,在工厂、学校和伤兵医院、收容所内,进行抗日宣传演出活动,受到了上海广大群众的欢迎。
淞沪抗战后,“孩子剧团”分批离开上海辗转武汉。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为了欢迎孩子们的到来和欢迎郭沫若参加抗战工作,还专门举行了茶话会。
1938年3月28日,中国青年救亡协会、抗战剧团、孩子剧团、三八妇女歌咏队等五团体,在武昌国民党省党部礼堂,为救济武昌裕华纱厂的500多位失业工人,举行了盛大的公演活动,“孩子剧团”在战火中成长。当时,徐特立、周恩来、黄琪翔常去看望孩子们,张曙、冼星海还将创作的新歌给孩子们试唱,如张曙的《洪波曲》、冼星海的《在太行山上》。
这张邓颖超和“孩子剧团”在一起的照片,真实地讲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