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志勇表示,“加减”的结果是为了解放教师和学生的身心,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自由天性能得到呵护,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激活。为了做好这道“加减题”,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本市目前唯一的“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杨浦区在过去3年探索联动高校、衔接校内外、突破课堂与课程,借力区域内外高校资源和其他社会教育资源,“大教授进小课堂”,不但讲课还带中学生做课题研究;“小课堂搬进大学堂”,博物馆、高校科研机构的图书馆和实验室也成为中学师生的课堂。高中“创意思维”、初中“漫游星空”及六一小学的“儿童哲学”等课程成为区域共享课程资源,从源头培养中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也让孩子们逐渐领悟对人对己、对事物、对自然的正确态度、认识和判断。
杨浦区教育局今天还分别与复旦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中小学合作办学工作委员会、市教委教研室签署协议,未来将在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和“创智课堂”建设上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