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女士告诉记者,那天她在公交车上连续收到两条刷卡消费的短信,心中颇为不安,便拨打银行热线核对信息。她报出身份证号、手机号及短信上提供的银行卡尾号,接线员回答:您不能报出完整的卡号,我们不能为您查询账户信息。高女士急于知晓账户是否安全,提出直接挂失,对方表示可以。银行查询后告知,高女士名下的卡号与短信所示的尾号不符。高女士从而判断出所收到的可能是金融诈骗短信,只要不予理会,自己所持的卡内资金还是安全的。对此高女士不解:既然电话办理挂失可以核对卡号,为何在客户最初要求核对卡号却被拒绝?
【调查附记】
记者拨打了几家银行的热线电话,以普通客户的身份咨询了相关问题,各行回答大致相同:如果不能提供完整的卡号,银行不能为你核对信息,仅能报出尾号的卡号是否为你名下所有。如果你所要查询的是信用卡,信用卡中心可以为你查询账户信息;如果是储蓄卡,建议通过挂失保证账户的安全。
带着和高女士同样的疑问,记者问询某家银行工作人员,对方回复如下:出于对账户信息安全的考虑,客户即使在电话中报出身份证信息,银行也不能透露储蓄卡的卡号,因为电话里无法判断询问者是不是该卡持有人。“客户第一时间想核对的信息也就是卡的尾号而已”,针对记者这一提问,对方回答:基于多方面考虑,银行的规章制度尚不能灵活变通。目前情况下,银行遵循的仍是如此工作程序。而之所以信用卡和储蓄卡有不同的处理方式,银行方的解释是:信用卡的资金安全由银行承担,而储蓄卡的资金安全是由客户本人承担,所以银行会对储蓄卡的信息透露格外慎重。
【记者手记】
鉴于目前多有金融诈骗短信,记者提醒各位读者,收到类似短信心有疑虑时,第一时间要与发卡行联系,切记不要拨打短信上所提供的任何电话号,也不要通过短信回拨。高科技的金融犯罪花样不断翻新,稍有不慎,就可能进入骗子的圈套。
本报记者 刁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