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高龄退而不休
春节里,沈宗汉家门庭若市,除了亲朋好友,更有不少得到过他帮助的居民上门拜年,或者通过电话、短信送来祝福。邻居李先生的亲戚家发生房产纠纷,小年夜那天心怀歉意地来到沈老家,得到了热情接待。“年初六是社区的法律义务咨询日,晚上7点半女婿和外孙要去工作室接待,我坐着轮椅也要去!”沈老乐呵呵地说。
今年80高龄的沈老原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也是沪上知名的民法专家。离休后,他发现很多市民迫切需要了解法律知识,便于2000年加入了社区法律志愿者服务队。
每月15日,是沈老的“法律工作日”,不仅接待自己小区居民的法律咨询,还东奔西跑为许多小区上普法课。闵行、浦东、虹口、长宁的居民都慕名而来。
曾经有位市民想买房,后因故放弃,但预付金被房产商作为定金拒退。为索款,他与房产商打官司却败诉了。经人介绍,他专程前来求助。沈老听完他的“冤情”,立即指出他败诉的原因是证据不足,又指点他寻找佐证、教他走法律途径的程序和方法。最后在法院的调解下,房产商退还了数十万元的款项。市民感激万分,特地送来一面锦旗。
三代同堂齐解民忧
沈老的女婿和外孙都是法律工作者。女婿叶勇伟在岳父的影响下,49岁报名修读法律本科,现任职于律师事务所。外孙叶沈翔大学一毕业就通过了司法考试,现在闵行区人民法院工作。三人住在一个社区,茶余饭后经常一起谈案说法,俨然是家庭版“法律研讨会”。
看到沈老为居民答疑解惑乐此不疲,女婿和外孙也“心动”了,双双加入了法律志愿者服务队。每次义务服务,他们或“三代同堂”,或单兵出击,在小区内成为佳话。但凡邻居、市民求教,“祖孙三代”来者不拒,总是耐心地通过电话、面谈为他们解惑。沈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功底,老叶有丰富的判例和人脉资源,小叶则对法律程序运作较为熟悉,“一沈二叶”各有分工,处理问题时“三管齐下”,法理与情理兼重。
居民说,这样的“铁三角”组合令人倍感放心。
邻里琐事重在感化
去年,沈老因盆骨不慎摔伤,坐上了轮椅。但他没“歇业”,反把家当成了“法律咨询室”,邻里间、亲友间发生什么问题,总爱往他们家跑。
一次,有位中年女性来向“家庭法律咨询室”咨询如何办理离婚手续。原来,她的丈夫有外遇,时常不回家,还常伸手要钱。沈老了解到,这对夫妻结婚十多年,儿子已读小学,之前的家庭还是挺和美的。三人商量后认为,邻里、亲眷间琐碎事多,处理不当便易滋生矛盾,纠纷中应“以调解为主”,敦促和睦。于是,“家庭咨询室”建议她先别冲动,冷静思考是否还有挽回的可能,祖孙三人一次次开导她。照着他们的“锦囊”,女士对丈夫体贴关爱,找准时机沟通,先生的心终于回归家庭,夫妻更加恩爱了。
现在,沈老已有了一个五六岁的重外孙。问到小家伙新年理想时,他咧嘴一笑:“学法律,成为一名大律师!”沈老高兴地直乐:“好,法律世家后继有人了!”
实习生 黄艳如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