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改行
投身动漫行业
吴林退休前是金茂大厦的副总经理,公事繁忙之余还喜欢动笔创作。取材于上世纪30年代上海庇护逃难犹太人这段史实的小说《犹太女孩在上海》,是吴林在退休前动笔开写的一部小说。小说写完后,已经退休在家的吴林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创办肯米特唐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将这部小说拍摄成动漫电影。
尽管积累了多年商海沉浮的经验,但是转型投身到全然陌生的文化产业,尤其是年轻人占据主要话语权的动漫行业,吴林可谓下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他说:“动漫作品不仅是写给孩子们读,拍给孩子们看的,动漫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是一种现代的文化表现,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就不会有好的作品,也就没有后续的发展动力。”
吴林认定,上海这座城市向逃亡中的犹太人展开怀抱的历史,表现的是大爱,是具有世界共同价值推崇标准的。因此,动漫电影《犹太女孩在上海》也是覆盖全年龄层、世界性的电影。拍这样的电影不但有市场,也有其文化推广的价值。于是,一家背景极其另类的文化公司成立了。
历经艰难
咬牙坚持到底
没有任何动漫经验,甚至连影视经验也没有,吴林在投入数百万元后,终于在2010年和上海美影厂共同出品了动画电影《犹太女孩在上海》。尽管圈内人都说是部好电影,但是没有专业的宣传团队,并非主打低幼观众市场,而且根本没有品牌效应,诸多不利因素的叠加,导致电影上映后票房惨淡。工作一辈子攒下的家产大半打了水漂,如此逆境让大多数人以为吴林必将心生退意,但个性坚强的他却咬牙坚持了下来。
没有知名度,观众不认可,吴林就一个一个影展地送,他坚信好作品一定会有好收成。果然,2010年,《犹太女孩在上海》获得第27届耶路撒冷国际电影节“最佳犹太人经历类影片”奖项提名,这是中国电影首次在该国际电影节获提名;2011年,该片受邀参加多伦多犹太电影节,电影节期间,影片共放映了4场,场场爆满。每次放映后,吴林都会发表40分钟的演讲,演讲结束,观众仍久久不肯散去,争先恐后地与吴林交流;2012年,《犹太女孩在上海》又多次参加各类电影节并摘得多个奖项。吴林告诉记者,通过电影节获奖的奖金、海外放映的票房、同名图书的出版以及品牌形象授权和电视台版权出售,当初投下的数百万元资金已经全部回收。
新作创意
“英雄”纷纷相中
3年间,吴林一边坚持精耕细作般地推广《犹太女孩在上海》,另一边,他还完成了电影姊妹篇《项链密码》的小说创作。与《犹太女孩在上海》起先的惨淡经营截然不同的是,创意一出,就被各路“英雄”相中。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这两家影视制作、传播的“国家队”早早就和肯米特唐华文化传媒公司签约,共同投资出品动画电影《项链密码》。另外,好莱坞某知名电影公司也和吴林就改编《项链密码》为真人电影进行了多次商谈。
吴林说:“《项链密码》动画版的剧本已经定稿,上海美影厂的动画造型创作也已完成,春节过后将全面启动。真人版的签约也将在春节后进行,电影的总投资将达2000万美元,主角将由好莱坞一线影星担纲,儿童演员则会在上海招募,按计划,一年后将与观众见面。”
本报记者 罗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