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体内抗氧化剂不足,就可造成氧化应激,它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关,因此有人在研究抗氧化剂应用于脑卒中及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治疗。目前不少保健品是抗氧化剂,开始时认为它们能防治一些慢性病,但以后的大规模研究未能证实,有些非但无益,甚至有害。
实际上人活着必需有氧气,因此体内氧化是必要的,但它也可能有上述有害这一方面,因此两方面必定要取得平衡。所以应用抗氧化剂保健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体内抗氧化剂的水平如果低下,那还是认为对健康不利。
最近有研究认为体内抗氧化剂水平和人情绪乐观不乐观有关。这是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者所做的工作,发表于今年1月份《身心医学》杂志。
他们于1994-2005年对982名美国中年人,男女都有,检查其乐观情绪和血中抗氧化剂的浓度。乐观的程度用心理学中6项“改良的生活定位试验”由对象自报内容而确定,即表明对将来总的期望是否良好。血中测定9种抗氧化剂,主要是一些类胡萝卜素,如β胡萝卜素,及维生素E。
所得此两者关系结果用统计学回归分析,两者有显著关系。在乐观情绪的打分中,每增加一个标准差(一种统计学名词),类胡萝卜素的水平就增加3%~13%。调整人口学的一些因素及健康状况后,两者仍有显著相关,但稍减弱。乐观情绪增加时维生素E虽也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因为这是个横断面研究,不是随访,所以不能认为两者有因果关系。
为什么乐观者体内抗氧化剂较多?由于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抗氧化剂,所以可能这些人吃新鲜蔬果较多,而且不吸烟等,因为乐观容易接受一些健康教育内容。而且研究者认为这是双相的,一方面乐观者如上述多做一些健康行为,使体内抗氧化剂升高;另一方面抗氧化剂升高后使身体健康,因而更加乐观。饮食还不能完全解释,将来要研究与遗传及环境是否有关。最近研究乐观与社会经济状况有关,如果贫病交迫很难使人乐观。
以往身心医学多研究一些负面心理如焦虑、抑郁、愤怒等对生理影响。这是第一篇从正面心理研究与体内胡萝卜素等关系,有客观的生理变化证实乐观有好处。对于我们来说,认识乐观有益于健康,因此更要重视心理健康,乐观地“天天向上”,不但大家开心,而且能防病,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