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2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年味与现代意识
陈保平
  陈保平

  癸巳年前,京津沪等十几个大城巿严重雾霾,着实给国人上了一课。在问责“三高企业”、汽油品质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今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数量明显减少,就是一个明证。

  爆竹声中迎新,固然是中国传统。但传统也有优与不优之分。前些年,一些地方出于城市安全考虑,曾想禁止燃放鞭炮,但遭到民间强烈反弹:“不放鞭炮,还有什么年味?”结果,出于尊重传统,尊重民意,禁放令只能束之高阁。

  那个时候,还没PM2.5的概念,即使每年因鞭炮引发的火灾、爆炸、肢体伤害等事故常有所闻,但比起大多数国人的其乐融融毕竟是个案,这大概是我们权衡利弊,保留这一传统的原因吧。现在,AQ空气检测知识开始普及,我们知道,燃放烟花爆竹就等于在空气中放毒。城巿肺癌发病率急增,也已见诸报端。如果说,鞭炮的安全问题,只要小心还可以避免,那么,造成空气污染的后果则是我们无法避免的。或许这就是一部分人选择不放或少放鞭炮的原因。应该说,他们是率先以现代意识向传统告别,舍弃了个人“年味”的快乐。但在大多数人还坚持传统年味的时候,他们还不能享受空气清洁的结果,这种“舍弃”和“获得”不对等的理性选择确实值得尊敬。

  由此又会想到,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状况如何?为什么他们比其他人更有自觉意识?社会学家真可以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过去学哲学总说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过来对存在起作用。雾霾的存在让更多人増强了环保意识,但这种意识面对传统的“年味”,为什么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选择?在什么条件下意识可以化为改变存在的行动?若学者有所论证,有所发现,想必对社会文明的推进不止于放鞭炮一事。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七宝中学的同学首先在《新民晚报》上发出倡议:春节不放鞭炮。孩子们对环保理想的追求,相信还是影响了许多同龄人,他们跨越了父辈们传统“年味”的门槛,以一种新的姿态迎接新年。中国春节的传统一定会长久绵延下去,但如何以更加科学,更加人性的方式继承和丰富传统,则需要全社会共同来考虑。或许这也是检验“好传统”和“不太好”传统的标准吧?      

  爆竹文化的“年味”用什么来取代,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酝酿,应该让那些既懂传统价值又有现代意识的年轻人来参与设计、谋划,“总把新桃换旧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早间点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阳光天地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彩票看点
   第B01版:军界瞭望周刊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4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4版:专版
   第B15版:专版
   第B16版:广告
遗风
传统年味与现代意识
八路军是谁第一个抓获日本鬼子俘虏
步伐
那些遥远而温暖的记忆
梅花(现代水墨)
猫脚集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传统年味与现代意识 2013-02-21 2 2013年02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