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2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方法要对头
吴强
  吴强

  儿子6岁,常用字已经识个八九不离十。爱看图文并茂的蓝精灵,也能捧起全是文字的“少年Pi”读得津津有味,然后来跟我说那只叫帕克的孟加拉虎的故事。幼儿园老师对他的识字量,更重要的是使用能力,也惊讶,开玩笑说要向其他家长传授些经验——证明儿子确实在这方面领先一步,倒并非我癞痢头儿子自家好。

  论天赋,挺聪明,不笨,但要说天才,我看也未必,和文曲星下凡之类,无缘。中人之资,这样挺好。平时很多家长和朋友,说起现在孩子,都觉得古怪精灵,小小年纪,懂得很多,证明,孩子们的资质都差不多。

  论秘诀,没有。我不是教育专家,也没有“教孩”秘籍,更没有生花妙笔可以授受。如果违心写一本《小学入学必识字1000个速成》或者《常用字百日通》,估计能够大卖一阵,可惜没有。就算厚着脸皮写了,即便卖得好,也不能证明这书就有价值了,虽然卖得好如今往往成为有价值的同义词。

  论方法,谈不上方法——无非是从小同他一起读书,真正的读,用手指点着书上的字,一个个字读过去。这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还需要淡定。不少朋友“舍不得”这个时间、不耐烦这份耐心,宁愿花钱送孩子去外面不知所云的机构去“教育”,然后自己上网、喝咖啡,不愿意真正去陪伴;尤其看到周围人都在这样做,哪里还沉得住气下这样的“笨力气”?

  看来,方法很重要。

  娃娃减负说了许久,这几天又热闹起来。幼儿园强调不能教拼音,不过听听周围,在教的还是有——插句话,儿子拼音大致也都搞懂了,因为平时会随手写给他看、拼给他听,虽然不作要求,自然就会了——所以,究竟什么该教、什么不该教,恐怕不能一概而论。

  人的每个阶段其实都是平衡的:年幼时,理解力差,老天却赋予照相般的记忆力;年长时,理解力强,却怎么也想不起昨天刚看的笑话。花时间纠结什么能教什么不能教之外,更应该扎实去探讨方法,怎么教。很多时候,事情做得累,往往是做事方法不对头。

  一切要轻松快乐,愿望当然好,但梅花香自苦寒来不是?对“苦寒”不必望而生畏,记住,方法很重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早间点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阳光天地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彩票看点
   第B01版:军界瞭望周刊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4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4版:专版
   第B15版:专版
   第B16版:广告
创造条件让群众监督公车私用
方法要对头
零起点教学还需看穿“抢跑”谎言
屎壳郎的春天
戴了口罩放“P”
过度医疗背后的“理性”
新民晚报评论A04方法要对头 2013-02-21 2 2013年02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