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本版列表新闻
“网络安全那点事儿”看图就知道~~~
“网络安全那点事儿”看图就知道~~~
     
2013年02月2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安全那点事儿”看图就知道
学会保护您的电子证据
潘高峰
案例一: A公司通过电子邮件与B公司达成协议,向B公司订购各类产品价款70余万元,但A公司在收货后未按约付款,引发诉讼。幸好B公司保留了交易往来的电子邮件,B公司请电子数据鉴定机构对双方往来的电子邮件真实性做了鉴定,证明了双方协议的有效性,最终胜诉。
案例二:小王自办的网站上周六意外遭遇“黑客”,网站几近瘫痪。第二天,他收到了一封勒索信,要求向某账户汇款3000元,否则将继续攻击。小王立刻报案,接到报案的公安机关请专业的计算机司法鉴定机构对黑客攻击的现场样本和数据进行采集,提取了电子证据材料。有了证据,公安机关就可以依法处理敲诈勒索的“网络黑客”。 警方提示:如果黑客入侵的是页面内容,用户自行保存的被篡改网页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必须由计算机司法鉴定第三方机构出具数据鉴定,作为出庭证据。
案例三:小米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化妆品小店。一次,小米按订单去香港进了一批高档化妆品,卖出去却遭遇无理由退货,几位买家矢口否认曾经订货。小米想找他们理论,可当时的来往邮件已被误删,MSN或QQ里的聊天记录也早就无影无踪,所以不能出具有效证据,给提请诉讼带来很大难度。 警方提示:电脑中被删除的数据和文件可借助相关软件恢复,而电子邮件、上网聊天记录被删掉后就很难取回,请大家注意保存。
  本报记者 潘高峰 整理 (上海市网安总队供图)

  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刑诉法第48条明确规定了电子数据作为证据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法律地位。电子数据主要包括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网络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式,具有无形性、多样性和易破坏性等特点。

  警方提醒:面对各种层出不穷的网络犯罪,学会保护好电子数据证据,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上海人家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社会与法
   第A22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23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4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医苑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小混混”找回了妈妈重获新生
学会保护您的电子证据
新民晚报社会与法/特别关注A22学会保护您的电子证据 2013-02-25 2 2013年02月25日 星期一